柳永被称为
1、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在宋词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这一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
2、《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3、一般认为词的发展分为那么几个阶段:五代花间及其以前、柳永时期、苏轼时期、周邦彦时期、辛弃疾时期、南宋格律派时期,宋后不提。而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时期,其北宋词第一人(仅指时间)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4、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用市井俗词俚语。
5、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屡试不第,到了晚年才中进士。虽然柳永是北宋词人中官位最低的,但他却用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现存《乐章集》一卷,写词近200首。
6、是,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7、读柳永的这几首词,何俗何艳之有?多么的雅致,格调高远!为何人们每每说到宋词,就是力抬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及岳飞等词人,而实际上柳永才是真正影响他们的宗师。而说到柳词,其实人人心里都喜欢,但因起"艳名",嘴上又顺带就把他贬一贬,难道就因为柳永平生不得志,无官无职无谥号就任谁都可以轻贱他吗?扪心自问,这对柳永公平吗?柳永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心理,柔情似水,风情万种,仿若能代女性之言,说出她们心中所想,再加之感情细腻饱满,这便是我也应该是大多数女性读者如此喜爱柳词的缘由,岂能因为这给柳永冠以艳名?人们又如何能以艳词之名来掩盖柳永在中国词史上之地位及成就?岁月无情,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成败荣辱,自有后人评说。真正的佳作是经得起时间及历史的考验的,柳永的词如此深入人心,长久不衰,经千淘万漉越发难掩其灼灼光华,任谁都无法否认。天才大词人柳永被鄙薄误解了一生,自傲的白衣卿相却只能痛苦地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流连徘徊,而在身后又被谬传了千年,后世为他正名了,柳永无疑就是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词人。
8、柳永的词作数量庞大,一生创作了上千首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词人之一。他的词作表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既有对贵族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下层社会的关注和同情,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9、宋词作者写词,填词的很多,创曲牌,词牌最多,柳永这个第一,毫无争议。
10、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他善于填词而且精通音乐,工于音律,走歌妓乐工合作的道路,在两宋文坛上影响甚大,他不仅留下了213首词作,并在两宋近1500位词人中创作数量排名第15位
11、“婉约”词是宋代词派,婉约,指和顺婉转、柔美含蓄,主要是就语言风格而言的。
12、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诗人。
13、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是婉约派词人。他的《乐章集》传词将近二百首,其中部分歌词写出北宋汴梁的繁华,场景十分的热闹。
14、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宋词自柳永起开始作容纳内容更多的慢词,这为小令之外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柳词善以铺叙的手法说物言情。大量吸收口语,是柳词表达富于变化的内容时的一种手段。
15、综上所述,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重要,他的创新和贡献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16、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17、柳永不仅是词人,按现代准确的说法,应该称作北宋音乐人。很遗憾,曲谱都已失传,无法证明。
18、柳永词,众所周知,柳词是婉约派一大代表,其语言第一次跳脱了花间词在上流社会画的圈圈,开始描写民间生活,从妓女开始,从勾栏瓦肆开始、从市井民间开始,将整个词界的传播交流第一次从文人中跳了出来,变成了“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19、柳永,宋词史上最高峰。其词声名远播,深入民间最低层的人生感悟,让苏轼另眼相看。边外人云:凡有水井处即能歌永词,深得民心。因其词云: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江南之美尽在笔下。金主读其词遂起南侵之心。
20、长调慢词的作品也是最多。词体的创新,没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做不到。
21、婉约派,柳永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22、婉约派诗人。
23、而柳永的另外一首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更写尽了清秋况味及离别之凄切宛转,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已苦,多情又如何去消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真不知今夕是何夕?每逢离别,人们便会引用这首已成为经典的离别词。传说自恃才高的苏轼,对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还有些心不甘,问一位伶人道我的词比柳七的如何啊?,答曰:"柳郎中词只和十七、八岁妙龄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的词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执铁棹板,唱大江东去,太形象生动了,此一比喻也道出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区别,虽说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分别,一个词人,大可兼作婉约与豪放风格的词啊,譬如苏轼,即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样非常豪迈的,也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如此深情婉约的。但在词史上这两派的分别便一直这样沿袭下来,柳永和苏轼自然也成为这两派当仁不让的代表人物,同样也说明柳永在词史上有不容撼动的地位。
24、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作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5、柳永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开创了后世词人追求音韵和意境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并被收入了《全宋词》等重要文集中。因此,柳永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之一,他的词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示和借鉴。
26、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27、后来柳永死的时候,家中没有钱财,是他的各个相好凑钱埋葬了他,有传说说,谢玉英当时也在,并且为柳永戴孝,哀痛过度,两个月后也去世了,不过这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没有确切的史书及后世的资料记载。
28、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之一。重要贡献。
29、而柳永的另外一首传诵极广的有豪放派风格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可说是他的成名作,当时柳永才二十岁,此词一出,便让他声名鹊起,全词词藻华丽,尽显词人横溢之才华,词中竭力渲染了钱塘之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景色之秀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高亢激昂,大可与东坡媲美。据传,金主完颜亮闻此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因此有人称这首词为倾国倾城之词,将南宋的倾覆归结于一首词,一个词人,未免太牵强太可笑,又焉知不是那些趋炎附势的文人们因为柳永社会地位低下而竞相践踏?更应指责的难道不是南宋当朝的腐败无能吗?但也的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柳永这首词的影响力之大之广。好作品和美人一样,有风华绝代的魅力啊!
30、二:把词引向俗俚。柳词吸收了大量民间市井俚语入词,使一般市民都容易接受,也表现了市民的情趣,更便于传唱和民间流行。柳词里没有隐约寄托,也没有忸怩和遮掩,有的是对生活和爱情的真切热爱!
柳永被称为
31、干谒词:推销自己,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当年柳永路经杭州,想拜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希望得到孙何的赏识和提携,于是写了《望海潮》这首词进献。
32、柳永虽然一生中常常留恋于风花雪月场所,但是据说柳永是有妻子的,其妻名叫谢玉英,是个青楼名妓,擅长歌舞且才貌双全,平日里最喜欢唱柳永写的词。当时柳永惹怒了宋仁宗,到余杭上任县令的时候经过苏州,结识谢玉英,二人心意相通,传说《凤栖梧》这首词就是柳永写给谢玉英的。
33、其次:柳永对修辞中的情景交融及抒情手法的杰出运用。柳永把传统抒情诗中融情于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段与慢词结合起来,令词中的抒情更为暢达和自由。如:今宵酒醒何处?楊柳岸,晓风残月。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失归舟?
34、皇帝不喜,身为当朝宰相同时也为宋词大家的晏殊也不喜欢柳永。有段故事记载,说晏殊问柳永,你作曲吗?(这儿的作曲应该是指写词,因为当时的宋词就是那时的流行歌曲),柳永答,我和相公您一样都作曲,晏殊却说我虽然作曲,但从不做针线闲拈伴伊坐这样的,如此鄙视令可怜的柳永无言以对。当然晏殊对柳永的这种态度很难说不是看皇上的眼色行事,多少有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或许也不喜柳永自称白衣卿相似的狂荡,因晏殊自己乃是真卿相,柳永一介白衣竞敢自称卿相?同时也还有个性的原因,据说晏殊本就是一个严肃律己的模范,从不出入任何歌舞场所,故看不惯柳永的放浪形骸行为也很自然。实际上晏殊自己也做类似小儿女私情的词,也属婉约派词人,他如此轻视柳永,是否并不是那么公允呢?很有些为柳永不平。其实这句话出自柳永的一首大胆描写小儿女卿卿我我的词《定风波自春来》,是柳永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若搁到现在,这首词也根本无所谓艳俗,《诗经》中这样的直白俚语何其多也,如人人皆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样直白,而我们现在读《诗经》,又会觉得何其雅焉!我们看看他的整首词便知。上阙:柳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下阕: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语言通俗且有强烈的民间口语风味,朗朗上口,但在当时来说的确是口吻直白,大胆露骨,这当然不被当时崇尚含蓄、雅致写法的士大夫们所接受,柳永因此"艳名"远播,于仕途更是无望,屡试不第,到其五十岁才考中进士,但最终也只做个小官,终生潦倒,到去世时一贫如洗,无钱安葬,无亲人祭奠,还是那些喜爱他的歌妓们凑钱将其安葬。每逢清明,歌妓们还会自发相约去替他扫墓,后来约定成俗,人称"吊柳七"或"吊柳会"(柳永在家排行第七),虽然有些心酸,但也算是一段佳话。由于柳永的不得志,他因此便专注于词的创作,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名垂青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命运就是这样时常作弄人的。
35、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之一,柳永的词雅俗共赏,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6、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37、柳永一生可以说是悲惨的,也可以说是传奇的。他是文人,也是浪子,功名未成,不为文坛所接受,饱受宦官文人的白眼。但回归生活的柳永开创了慢词盛世,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词史上的影响深远。
38、以赋为词,也就是屯田家法,在词中加入了故事性,这个创举,直接影响了元曲的发展,一直到现在的歌词,比比皆是,可以称得上,词的起源之一。
39、北宋词坛的一次大转变是从柳永开始的。柳永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妓.乐工往来无心于仕途,自称为‘白衣卿相’又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人向仁宗推举他时,仁宗知其无心于功名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什浮名!’仁宗景祐元年柳永及第考中进士,但仕途颇为不得意,派做偏远之地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仕途失意但在词坛却有两个巨大贡献:
40、一:柳永之前,词调主要是篇幅短小的小令,柳永开创性的将词发展成篇幅较长的慢词。开始引入赋的铺陈手法,使词意更丰满完整,为宋词兴盛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41、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即干谒词。
42、柳永的词作具有强烈的生活感和现实感,用词清新、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词作被后人称为“柳调”、“柳体”,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3、首先:柳永是制作慢词的第一位词人。他在唐中叶民间曲子词和少许文人慢词的基础上,自创新调,写了不少慢词。比如《雨霖鈴》,《八声甘州》等。
44、柳永一生流连于烟花柳巷,并未成婚。死后柳永被妓女合金埋葬
45、后来柳永离开苏州之前和谢玉英约定好,柳永永远不变心,而谢玉英不再接客。柳永在余杭做了三年的官,认识了很多新的名楼歌妓,但是并没有忘记和谢玉英的约定,在柳永会京城的时候到江州和谢玉英见面,谢玉英当时已经在接新的客人了,柳永心中很是伤心便在墙上写了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他们之前的恩爱场景和誓言,谢玉英看到后很是后悔自己没有遵守约定,便自己跑到京城找柳永,最后二人在陈师师家见面,二人重归于好,在陈师师家东边的院落住下,二人过起夫妻般的日子来。后人就将谢玉英称为柳永的妻子,不过后来又时候二人感情破裂,加上柳永坎坷的仕途,柳永四处辗转,柳永又结识许多青楼女子,如柳永后来字词中写到的虫娘,香香,禾娘等。至于后来谢玉英怎么样了,就鲜有记载了。
46、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东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47、柳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属于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南宋初年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江西人柳宗元、王安石、周邦彦等为代表。这个流派的特点是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倡导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主张用文学改变社会现实。柳永的诗歌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倾向,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但也常涉及到社会生活和政治问题。
48、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9、在宋史的文艺大家传中,无柳永传。凡列官司马,也同样找不到柳永。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他曲折仕途背后的无限辉煌。
50、柳永是北宋时代的婉约派词人。
51、改难令,创新调,这是他自己在,传花枝,词中说的。有兴趣,可以读这篇,感受下,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还如顽童般的可爱!
52、芷若每读他的词作,都禁不住为他的倾世才华而折服,为他的缠绵柔情而感动,又为他坎坷潦倒、一生失意而不平甚至心痛。柳永,可说是史上最富争议又最多趣闻轶事的天才词人,才华无双,无可争议的为婉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由此可知柳永的词最鲜明的特点是婉约秀丽。他的词可分雅词和俗词,而最让柳永名满天下又最惹争议的便是他的那些所谓的俗词,就是那些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特别是青楼女子的感情的词。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其词传播之广,毋庸置疑柳永是真正使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的第一人。在宋代,歌妓们表演歌舞非常普遍,而柳永的俗词赢得了那些青楼歌妓们的喜爱和追捧,人人以争唱柳词为荣,这样一来,柳永"艳词"之名远远盖过"雅词",从而不被当时的喜好儒雅的宋仁宗所喜,著名的奉旨填词的故事说的就是这段公案。史载,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柳永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狷狂让仁宗很不喜,仁宗便引用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回复‘’且去填词吧,何要浮名‘’,轻飘飘一句话便决定了柳永一生多舛的命运!自此倒霉的柳永便郁郁不得志,空有满腹才华,却于科举正途无望,遂出入烟花柳巷,倚红偎翠,恣意狂荡,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原名三变)。但在我们今天来看,是中国文化何其有幸!这才是柳永盖世才华之正途所在,官场少了一个柳永,词史上却多了一个天才巨星,他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的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虽说这让怀有满腔抱负的柳永本人饱经磨难和痛苦,着实令人心痛不已。但纵观历史,有多少文学家及诗词大家都是在反复被贬谪、报国无门或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作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如苏轼,刘禹锡,白居易,辛弃疾等等,数不胜数,真是所谓悲愤出诗人,诗穷而后工啊!
53、柳永可说是第一位对宋词大胆革新的词人,在他以前大都以小令为主,到柳永这儿开始大量创作长调或慢词,他擅于白描,词的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内容也丰富多样,恋情相思,羁旅愁绪,都市繁华,山川秀美,均可入词。语言也非常通俗化,所以他的词才流传甚广,在民间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永曾自制新调《戚氏·晚秋天》,这首词分三片,长达212字,是迄今为止仅次于南宋吴文英《莺啼序》(240字)的最长的慢词,而慢词对于意象的运用要求极高,否则作品很容易空洞乏味,直白平庸,丢掉诗意。以柳永的这首压轴之作《戚氏晚秋天》为例,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在此,柳永一连串的用了微雨、槛菊、井梧、残烟几个意象,来烘托秋天的凄凉,表达内心的苦闷,而后的"蝉吟败叶,蛩响衰草"更传神般的映衬出了柳永自己的心绪烦乱,这些意象的娴熟运用,柳永可谓是信手拈来,在其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真乃个中高手。而《戚氏》这首词通篇音律和谐,句法灵动,意境凄凉,有人曾将之与《离骚》比肩,评价极高。柳永的极富艺术创意的革新对宋词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词人受其影响不可谓不大,有说法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就学曹元宠(北宋后期词作家),但现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曹元宠?但柳词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却经久不衰,既使如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鼎鼎大名的顶级词人,也均受柳永的影响颇大。譬如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恰恰说明在苏轼心里,柳永的词是一个标杆,他欲超越柳永,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手法和创新精神,开创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所谓豪放派的一代词风。无论当朝的人们如何贬损他,他的作词天才都不容抹杀,并随着时间的大浪淘沙而越来越难掩其光彩。
54、柳永的词作以其细腻、婉约、含蓄的风格而著称,他善于运用音韵、押韵和意境的构建,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诗意和音乐性。他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痴迷、思念和苦闷,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结。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5、柳永的词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自由,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当时人民的喜爱。他的词作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离别、风景、历史、社会等,表现出了他独特的的人生观和艺术风格。柳永的词作以长调为主,注重音韵和格律,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6、清代著名学者王世祯将辛弃疾和李清照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因为辛弃疾与李清照都是济南人,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两人都是词之大家,所以两人合称“济南二安”。
57、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之一,被誉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和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58、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59、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60、这几首词都是慢词或长调,而他的小令的成就也不容小觑,比如他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归云一片去无踪,何处是前期,写尽了低沉萧瑟、无限沧桑之感,意境悠远。还有他的一首中调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来比作人生必经的第二境界,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非常富有感染力。
柳永被称为
61、若以为柳永只会作俗词,那可真是天大的误会,因为他的雅词也同样出色,比如那首著名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便得苏轼之高度评价,他说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意思是说他的这首词一点不比唐人的差,唐诗是文学史上公认的最高峰,同样是宋词大家的苏轼如此高度评价柳永,说明柳永的这首词真是好。此处的"渐"字更用的妙不可言,风霜渐渐地逼紧了,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使人感到一副秋天的凄清景象。下阕结尾: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角色在自己和佳人之间转换自如,词人对女性体察入微,把佳人的细腻心思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柳词为何如此受到女性追捧的重要原因。
62、婉约派为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63、在中国文学中首推唐诗,宋词,元曲;宋词又将发源于唐代的唐五代词推向了高潮;柳永又是宋词史上颇有代表性的人物。
64、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柳相”自许。
65、柳永的《雨霖铃》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这首词表达了他和心上人离别的场景。伤离别是全词的主题,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这首词中他选取了一些表达悲情的意象像:寒蝉、长亭、兰舟、暮霭、杨柳、月亮等等,写出了离别时的难分难舍的心情,以及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尤其是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之状,另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选取了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写出了醉酒之后,那种伤感之情,缠绵哀怨,感伤低沉,所以称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