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2、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3、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4、美好的日子给你带来快乐,阴暗的日子给你带来经验。所以,不要对生命中的任何一天怀有遗憾。
5、第二首:
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7、——《妙色王求法偈》
8、人在世上呆,处处惹尘埃。心中有爱宠,随时都挺嗨。
9、人来世间一趟就是渡劫,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渡劫,没有人在几十年生活当中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在考验我们,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在渡劫,通过这些事情不断的改善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成为一个更加完美和懂事的人,修炼成一个好的人。
10、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1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2、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13、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
14、成长都要付出代价,快乐都会变得不纯粹,人生来渡劫,一点不假。
15、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6、樽前不用翠眉颦。
1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18、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19、第五首:
20、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21、有时我们走得太累其实不是走得太远,大概是背负的太多;偶然我们活得太累,纷歧定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而是我们要的太多。
22、——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3、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2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25、——王维《终南别业》
26、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7、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
28、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29、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0、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31、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33、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34、——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35、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36、——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37、依然一笑作春温。
38、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39、第四首:
40、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41、佛教指能感悟至理的心智,今泛指聪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