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对苏轼的人生感悟精选70句

1、古诗领域,苏轼的作品以批判现实为主,将其率真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2、苏轼的诗作,是其一生见闻、思考、智慧的结晶,有文采斐然的妙笔,也有立意高远的佳作,是苏轼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3、苏轼的父亲苏洵发奋读书的时间较晚,属于大器晚成的文学家。传世经典《三字经》中所写“二十七,始发奋”,指的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的道德文章,冠冕天下。终其一生,从没离开过文学,其文章体裁多样、个性鲜明、汪洋恣肆,随物赋形、自然天成,既有哲思郁郁、短小精干者,也有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者。苏轼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驾齐驱,誉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6、但大器晚成的苏洵文学成就很高,尤其擅长散文,苏洵的散文代表作《六国论》,就曾入选语文课本。而且,苏洵的散文作品历来被各大家所称道。曾巩对苏洵的散文有“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的评价,欧阳修有“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的赞誉。苏洵的文学成就可见一斑。

7、一个人能被冠以“文豪”之称,要满足三点近乎苛刻的要求:

8、所以,苏轼无可比拟的成长环境,使苏轼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储备了足够的文学知识。来自于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成为了苏轼成长为一代文豪的先决条件。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例:苏轼22岁时,在北宋定期考试的“进士”(朝廷选取优秀人才的途径)科考取第二名(主考官欧阳修为避嫌将原本第一的苏轼改批为第二。)

11、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北宋文坛,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亦师亦友,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传为千古佳话。所以,苏轼的家庭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12、“念奴娇”是苏轼咏古词的代表作,怀古伤今是此类苏词的主题思想,其中折射出的,既有苏轼作为宋人的时代责任感,也有苏轼人生际遇的感怀,意境悠远。

13、他的书法也别具一格,自成一体,称为“苏体”。在传承家族文化方面,在继承老师欧阳修编纂家谱之同时,自创体系,号为“苏修”。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5、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他被公认为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貌。苏轼对诗、词、文、书、画的艺术奥秘作了广泛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是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还深谙园林艺术,精于鉴赏金石,又有博大精深的哲学与文化学术思想。如此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举世罕见,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

16、此外,苏轼极其擅长书法,号称“宋四家”之一,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名帖传世。于绘画方面,苏轼在人文画上多有建树,枯木、怪石更是苏轼所长,提倡“诗画一体”,有《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代表作遗留。

17、苏轼的散文,有散文诗自称,不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的描景佳句。也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充满哲思的篇章。

18、苏轼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文豪成为传奇式的人物,首先,主要因为他的才华在宋代文学界是首屈一指的,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散文纵横恣肆,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并称。诗的风格雄浑,挥洒自如,为宋诗代表作家之一。所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游金山寺》和《赤壁赋》、《后赤壁赋》、《教战守策》等都是古代诗文名篇。词作更富于创作型,题材广泛,境界阔达,一扫唐末、五代以来绮艳柔糜风尚,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古战场雄奇景色和历史英雄形象,抒发建功立业抱负,被推为豪放词的典范。书法擅长行、楷,取法李邕、颜真卿诸名家而能独创一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又善绘画,喜画竹和枯木怪石。论画强调神似。他获得当时文人真诚的钦佩。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并有许多优美散文。

19、其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造诣很高,被称作文豪并名垂千古。

20、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精研诗、词、书法、绘画,成就斐然,留下大量传世精品,公认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

21、文学成就

22、在苏轼传世的二十余篇文章中,以《记承天夜游》、《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最为著名。

23、一:苏轼有政治观点,而且文章写得很好

24、(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苏轼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侫佛,通三家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在升沉之中,始终能做到穷达如一。

25、从以上苏轼的几篇代表词作中便可看出,苏轼的词作,山水、田园、悲欢、哲思,具象的、抽象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无所不包,可谓兼容并蓄。

26、《念奴娇·赤壁怀古》

27、史书记载,苏洵在北宋庆历二年到至和二年的十余年间,一边埋头苦读,一边居家悉心指导苏轼、苏辙的读书。

28、“江城子”是苏轼叙写人生志趣的代表作,其中有狂放、伤感、缅怀多种情绪杂陈,苏轼的人生理想、壮志豪情显露无疑。

29、苏轼的《定风波》全文是

30、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1、“水调歌头”是苏轼人生中悲欢离合一类的词作,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往往能将寻常的悲欢离合,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带给读者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32、苏洵在北宋文坛能够后来居上,一方面是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读书态度端正,对读书一事极其重视。

3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34、语言浅显易懂,但境界高远,透着哲思,发人深省。

3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7、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

38、第二,对文学史的发展、进步有突出贡献

39、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文擅天下”,同为“唐宋八大家”。其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

40、在诗词、书法无论哪一方面,苏轼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其成就、影响、传世的精品数量都是有目共睹的,即使以其中的某一种学问的成就及影响来论,苏轼都可冠以“文豪”之称。

41、江城子·密州出猎

42、苏轼的词作,内容丰富,词意隽永,为宋词的题材、意境开疆扩土,奠定了宋词的发展。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

43、苏轼的词作别开生面,一改宋词早期婉约风格,提出词应“自成一家”的主张,为宋词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44、历来被视作写景诗文的千古佳作,水光山色巧做西湖西子,妙手偶得,堪称神来之笔。

45、全文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这体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让读到这首词的人深深感受到东坡的昂扬向上,超然物外。

46、苏轼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7、苏轼25岁时,在北宋不定期举行的“制科”(朝廷选取特别优秀人才的途径。)考试中考取第三名(第一第二名为虚设从来没有人考得到。所以第三名就等于第一名。而在其之前的百年间只有一人考得“制科”第三次等。)

48、诗、词、书法、绘画的全方位发展

49、可谓是少年成名。

50、苏轼的词作传世三百余篇,但诗作传世多达两千余首。在苏轼传世的大量诗作中,以反映社会面貌和个人人生思考的内容居多,亦不乏描写景物的佳作。

51、散文领域,苏轼的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夹叙夹议,立意高远,常融汇有人生哲理,别具风味,与当时大家欧阳修并称“欧苏”。

52、像苏轼广为人知的《题西林壁》:

5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54、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一代文豪苏轼呢?

55、苏轼是我最喜欢的诗词作家,没有之一。

56、苏轼之散文,不缺行云流水的畅快,也不少引人入胜的景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往往多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可谓别具一格。

57、以诗为词是苏轼大胆的尝试,他赋予词全新的生命,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为人光明磊落,正直坦率。他虽历经磨难,仍能写出那么多旷达自适、情趣盎然、幽默诙谐的文字,足见他的浩然之气与赤子之心。

58、宋词领域,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当仁不让的宋词的扛鼎人物。

59、苏轼,之所以被成为“文豪”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60、我认为苏轼之所以被称为“文豪”,其政治抱负姑且不谈,主要是他个人的多才多艺,对中国的古文化贡献巨大,功高至伟。

6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2、第一,需要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6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4、苏轼与辛弃疾开豪放词的先河,将“宋词”从之前柳永的“婉约词”中解放出来,拔高了“宋词”的格局和地位,使“宋词”上升为能够与“唐诗”分庭抗礼的文体。

65、来自于苏洵的言传身教,苏轼在幼年的时候,应该就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苏洵在苏轼成名之前,充当了苏轼的良师。

6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67、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宋词,同时,苏轼广泛涉猎于古诗、书法、绘画、散文等各领域,在这些方面有极深的造诣,是不可多得的文学领域的全才。所以,大文豪苏轼之豪,很大程度上豪在无所不涉、无所不精。

68、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六家中首屈一指的文学家、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古人中是无与伦比的。有人把郭沫若与之相比,尽管郭老也有旷世之才,我认为后者相差距离较大。苏轼之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词作,千百年来,仍广为传颂,脍炙人口,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同称为“豪放派词人”。

69、第三,有大量的优秀的作品传世

7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意境也是非常的高的,这些大家,诗人词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处境或意境,这里最能表发意境的代表为苏轼,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生处境在不同的时间和事件后的态度,还有他那豁达的心态,值得我们现代人更多的去学习

上一篇上一篇:赞美祖国的好段【精选54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