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2、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4、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5、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9、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1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9、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22、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23、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24、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2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9、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31、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32、志当存高远。
3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5、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36、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3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38、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3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40、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41、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42、志当存高远。
4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44、志当存高远。
4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9、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5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5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2、非宁静无以成学。
5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4、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三国·蜀)
55、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5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57、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58、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59、非宁静无以成学。
6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6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62、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3、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