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很简单:一个弹三弦的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在乡村间游走说唱为生。老瞎子的师傅传给他一句话:弹断1000根琴弦,就可以拿出琴槽里藏的药方抓药,吃了药眼睛就能重见光明。老瞎子弹了五十年,终于弹断了1000根琴弦,才知道那张药方不过是一张无字白纸。但老瞎子并没有告诉小瞎子真相,而是把这张无字纸塞进小瞎子的琴槽,对他说:弹断1200根琴弦,才能看见。
2、目的虽然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3、主要讲述两个瞎子,一老一少,穿梭在群山之中,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他们一前一后走在迂回的山路上,也一前一后走在人生的崎岖小道上。一前一后,小瞎子正沿着老瞎子的脚印向前走!
4、在《命若琴弦》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5、延伸内容是通过定期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来找到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平衡点。
6、无所谓从哪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个人带着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7、同样地,人生也需要平衡和调整,不能一味地追求某些东西而忽略其他方面的需求,才能过着富有意义和质量的生活。
8、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似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9、这句话类比人生和弦乐器的演奏,如果琴弦太松弛,就无法奏出完美的音乐,但如果太紧绷,也会破裂。
10、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告诉读者要不怕困难,积极的面对生活。
11、命若琴弦表达了“人生需要平衡”。
12、琴弦脆弱但有韧性,绷得越紧越可以弹奏出高亢的乐曲,代表人的生命也应该如此,生命的残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和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13、这是一个关于命运和人生困境的寓言。
14、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15、命若琴弦是散文文体。《命若琴弦》是一部散文集,作者是史铁生。作者史铁生曾发表文学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我与地坛》等。在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
16、《命若琴弦》中经典语录:
17、生命对人而言,是存活在世间能感觉得到喜怒哀乐。而更确切地是:既然有着生命必然是存在着对生活有着热切的希望,存在着某种希望与信念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因此当老瞎子发现琴弦断掉而光明依然没有出现的时候,他失落的如同掉进深渊。而他并没有把这种失落留给小瞎子,继续用师父当年善意的谎言让小瞎子继续满怀信心,满怀希望的期待眼睛看见这个光明的世界,而同时又用满怀激情的琴弦声奉献给人们一个快乐的时刻。同时作者史铁生也用同样的对生活的热情态度用笔铸造出一个健康的生命。生命对一个半路残疾的人来说是多么的渴望健康,而作者也用一种手法告诉人们,任何人只要拥有生命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
18、《命若琴弦》是史铁生1985年写的一个短篇,最初发表于《现代作家》,平白质朴的叙述中,蕴涵着史铁生对人生、对命运困境的哲思。
19、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刻画,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人生的意义。故事情节紧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部读物,更是一部思考人生和追求梦想的启示录。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追求梦想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
20、《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首部长篇,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引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怨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试试透映出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这部注重对生命的印象、印象中的真实,以及与生命同时拓展的不同的心魂起点与去向,通过动物的繁衍、植物的生死,通过童年经验、革命和背叛、爱情的意义等来思考虚无,思考灵魂、精神、形而上、本质等虚而不空的哲学命题。
21、年,陈凯歌导演和史铁生一起,改编了,拍出电影《边走边唱》。19岁的黄磊和21岁的许晴,把电影作都奉献给了《边走边唱》。他们分别饰演小瞎子和兰秀儿,两张胶原蛋白满满的脸,伴着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在黄土高原上跌跌撞撞地演绎了一曲爱情悲歌。
22、《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是一部。它以命运与音乐为主题,讲述了主人公在追寻自己音乐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成长和奋斗。
23、不是,是散文集!是史铁生老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