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的古诗非常丰富,下面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古诗片段,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赞美了竹子的风姿和品质: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郑燮《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杜甫《春夜喜雨》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李白《慈姥竹》
```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刘禹锡《庭竹》
```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
李贺《竹》
```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杨万里《咏竹》
```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
这些古诗反映了诗人们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它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的美。竹子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坚韧不拔、高洁优雅等品质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