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古人谈读书》中朱熹的原文以及停顿的划分: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在古文中,停顿的划分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1. 主谓之间要停顿。
2. 谓宾之间要停顿。
3. 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 “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 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 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这些规则,上述原文的停顿可以划分为: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这样的划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