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术语是相声艺术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们丰富多样,既包括专业表演中的用词,也包括与观众互动时的行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声术语:
包袱:
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是逗笑观众的主要部分。
腿子活:
为了学唱或者表演一段情节,演员需要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
逗哏:
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即相声中的“主角”。
捧哏:
对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通过衬托、铺垫,使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
扑盲子:
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是演员表演出来的效果。
吊坎儿:
又叫春点,是相声演员之间的一种隐语,用于方便沟通或保密。
空码儿:
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
生书、熟戏:
听评书要听没听过的,听戏要听熟悉的,曲艺总是听不腻的,越听越有意思。
调侃儿、春典、唇典:
相声业内的一种秘密联系方式,用于演员之间的特定交流。
说、学、逗、唱:
相声传统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分别是叙说笑话、模仿声音、互相抓哏逗笑和唱太平歌词。
档:
指一些有名的相声演员组合搭档,如张寿臣一档,常宝堃一档等。
挑笼子:
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用于相声表演中的特定角色或任务。
这些术语体现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