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jī běn`,意思是用来盛东西和簸粮食的器具。在古文中,箕畚也用来比喻清除不良风气或事物,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例如,成语“箕畚扫除”就是指清除一切污秽,以维护社会的清洁与和谐。
箕畚由“箕”和“畚”两个部分组成:
“箕”是一种用来盛放或搬运东西的器具,形状类似于簸箕。
“畚”则是用来装土的工具,形状类似于筐。
在古代,人们常用箕畚来清洁街道,维护环境卫生。此外,箕畚也是《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篇的一个典故,愚公率领儿孙用箕畚运土石到渤海边上,象征着坚持不懈和努力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