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古诗文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虚心有节等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和语录:
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苏轼《绿竹筠》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郑燮《竹石》
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燮《竹石》
4.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徐夤《经故广平员外旧宅》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 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7.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 孟郊《苦寒吟》
8. "竹影扫阶尘不动,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9.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 方岳《听雨》
10.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情感和对其象征意义的赞美。竹子在文学和艺术中一直是高洁、坚韧和谦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