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北京有哪些自然灾害?

北京市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包括:

干旱:

北京历史上干旱频发,1368至1949年间发生较大的旱灾达400次。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经历了一个枯水期,80年代城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降至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近25年自然降水量较平均值累计减少了325亿立方米。

洪涝:

新中国成立前580年间,北京发生洪涝灾害380多次,永定河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9次。清代平均4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前15年,北京处于丰水期,1949、1950、1952、1953、1956、1959、1963年都发生较大洪水。近20年来,在干旱威胁下,仍曾发生洪涝,如1969、1972、1976年。

冰雹:

北京50%的雷雨会发生冰雹,平均每年发生28次,最多46次,成灾率有时达到75%。

大风:

冬春两季多大风,延庆平均每年大风日数达36天。

霜冻:

尤其是4月下旬的晚霜冻,对菜瓜幼苗危害严重。

雪灾:

冬末初春容易发生雪灾,大雪压垮蔬菜大棚,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大雾:

每年有25次左右大雾,在交通高速运输条件下,大雾成为视程障碍的原因。

地震:

1900年以前发生6至6.9级地震4次,1900至1976年无,总计4次。公元438年至1976年共发生地震168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29次,4至4.9级11次,5至5.9级9次,6至6.9级8次,7至8级地震1次。

暴雨与洪涝灾害:

如2021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61年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导致城市交通瘫痪、郊区道路中断、部分房屋和建筑倒塌,植被和牲畜受损严重。

山洪:

山区容易发生山洪灾害,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雹:

10月份风雹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可能对城市运行、建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产生严重影响。

建议:

加强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对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特别是在秋季和假期期间。

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上一篇上一篇:神圣的战歌歌词?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