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它主要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当电感线圈中通有电流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随着铁芯的位置变化而变化。铁芯的位移会导致线圈中磁路的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线圈的电感量。通过测量电感线圈的感应电压,可以确定铁芯的位置,进而得到位移值。
具体来说,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有以下几种类型:
变间隙型电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气隙δ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它的灵敏度和非线性都随气隙的增大而减小,因此需要兼顾灵敏度和非线性。
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铁芯和衔铁之间的相对覆盖面积(即磁通截面)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它的灵敏度为常数,线性度也很好。
螺管插铁型电感传感器:
它由螺管线圈和与被测物体相连的柱型衔铁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线圈磁力线泄漏路径上磁阻的变化。衔铁随被测物体移动时改变了线圈的电感量。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精度高、零点稳定、输出功率较大等优点,但其频率响应较低,不适用于快速动态测量。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类型,以确保测量精度和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