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跟踪审计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成立审计组,制定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跟踪审计工作重点,收集审计资料,开展审前业务培训。
对拟进行跟踪审计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前调查,印发审计通知书,进驻审计现场。
实施阶段
审计组应深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列席重要工程例会,了解工程进展的质量、进度、造价等情况。
审计组应实施访谈、测试、审核、查阅等必要的审计程序,审核与跟踪审计项目相关的过程文件资料,出具跟踪审计书面意见。
报告阶段
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组应依据跟踪审计进度撰写跟踪审计日志,并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报告的编制应当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完整、清晰,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依据跟踪审计情况出具审计整改通知书或项目管理建议书。
此外,工程跟踪审计的内容还包括:
设计概算的审计:审查施工图纸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概算编制的依据是否充分,概算组成内容是否完整,概算是否符合可行性研究的批复要求,概算编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规、规范、政策等的要求。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审计: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的正确性,计算工程量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现场踏勘,取得了必要的踏勘记录,地勘报告及设计施工图是否经过审定,计算标准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编制要求是否有书面依据。审查招标控制价编制依据的正确性。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审计程序和内容,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