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平均直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上的地轴:
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
昼夜和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春分和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导致极昼和极夜现象。
世界雨极和干极:
乞拉朋齐(印度)是世界雨极,阿卡塔马沙漠(智利)是世界干极。
极端气温:
巴士拉(伊拉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测得的极端最高气温高达58.8℃;南极洲则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曾记录到的最低温度为-94.5℃。
人口分布: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种人为主,被称为黑非洲。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尽管自然增长率不高。
宗教和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经济和政治: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超级大国。
地理探险:
麦哲伦的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月球的影子在月食时遮挡了月亮也是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之一。
板块构造:
地球的地壳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水资源: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如江河、湖沼、冰川)和地下水(如深层地下水、承压水)。水资源的分布和可用性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及变迁受到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流水、风力等多种自然力量的影响。
这些地理知识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特性、人文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理解我们居住的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