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号立秋有一些传统习俗和讲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调整
不吃冰冷食物:立秋后,气温逐渐降低,冰冷食物会刺激肠胃,增加负担。
不吃辛辣食物:秋季燥邪易伤肺,应多选择甘润养肺、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雪梨、苹果、甘蔗、石榴等。
贴秋膘:立秋这天,人们通过增加肉类食物的摄入来补偿夏天因食欲不振而损失的体重,称作“贴秋膘”。
啃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有“咬秋”之称,寓意消暑防痱子。
生活习惯
不熬夜,不剧烈运动:早秋时节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吐故纳新。
避免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立秋后应顺应自然,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习惯,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祭祀和习俗
迎秋祭祀:古代有在立秋这天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以示庆祝秋天的到来。
晒秋: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晾晒农作物,是南方地区特有的农俗现象。
秋忙会: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旨在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及生活用品。
民间信仰
忌在田间行走:旧时认为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间行走,以免影响秋收。
忌洗澡:某些地区有在立秋这天忌洗澡的习俗,否则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忌打雷:湖北孝感有民谚“立秋雷电,天收一半”,认为立秋之日打雷会影响农作物收成。
这些传统习俗和讲究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以迎接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