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通常指的是 丹顶鹤,以下是丹顶鹤的具体种类和特点:
种类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又称红冠鹤、仙鹤,是鹤类中的一种。
外形特征
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
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
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
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
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生活习性
丹顶鹤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滩涂和芦苇地带,有时也会出现在农田和耕地中,尤其是在迁徙季节和冬季。
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
丹顶鹤在迁徙时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
文化意义
丹顶鹤在东亚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在中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保护现状
丹顶鹤数量稀少,中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总结:
仙鹤主要指的是丹顶鹤,其外形特征为全身白色,头顶鲜红色,颈和腿较长,嘴淡绿灰色。它们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湿地地带,食物包括鱼、虾等水生生物。丹顶鹤在东亚文化中象征吉祥和长寿,并且在中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