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角色的性格分析:
盎伽王迦尔纳
平民英雄气质:迦尔纳是底层人追求上进的典型,具有很高的人气。
狭隘与自负:他内心狭隘,自负于自己的才华,渴望功名,但思想境界未摆脱“苏多之子”身份的束缚。
忠诚与牺牲:他把一切忠诚寄托于赏识他的难敌王储,最终因实现自我目标与正法的较量而败。
毗湿摩
神性血统与三重使命:毗湿摩因其神性血统成为婆罗多族真正的“父亲”,肩负庇护者、拯救者、启蒙者的三重使命。
梵我如一:他体现出的牺牲精神、节欲观念、非战思想和超然的行动观,对印度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复调式态度:毗湿摩在欲望与解脱、善与恶、人与命运面前的困惑与努力中表现出复调式态度,既有“神性”的光辉又有“人性”的深度。
智慧英雄:与《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相比,毗湿摩是一种智慧英雄的典型,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其他角色
卡尔纳:迦尔纳的儿子,勇敢善战,最终在与怖军王的战斗中牺牲。
持斧王:卡尔纳的叔叔,以智慧和勇气著称,是史诗中的重要辅助角色。
甘尼萨:智慧与慈悲之神,多次帮助主角们解决问题。
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不仅丰富了史诗的内容,也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通过这些角色的性格描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