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也称为世界读书日或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是一个全球性的阅读庆典,旨在推广阅读文化、弘扬阅读精神,并激发公众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该节日于每年的4月23日举行,这一天也是中国的“读书节”。
读书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5年,当时美国全国书商协会宣布将4月23日定为国际图书日,以纪念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逝世日。后来,4月23日逐渐成为了世界读书日和世界版权日。
在中国,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同时也是中国的“世界读书日”。全国读书节始于1991年,一般在每年的4月23日至5月23日之间举办,为期一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各地会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如图书展览、读书分享、阅读推广、文学沙龙、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同时颁发各种读书类的奖项。
读书节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阅读推广、读书展览、读书演讲、书法展示、图书捐赠、阅读讲座等,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的活动中来,提高全民阅读素养。
总的来说,读书节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鼓励人们发现阅读的乐趣,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并保护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