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通俗读物,由元代郭居敬辑录上古至宋代24个孝男孝女的故事,并配以图画。这些故事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强调孝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部分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孝感动天:
舜的故事,尽管遭受父亲和继母的多次陷害,舜依然孝顺,感动天地,最终成为皇帝。
戏彩娱亲:
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七十岁还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一样戏耍。
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郯子,为了治疗父母的疾病,披上鹿皮,进入深山,取得鹿乳来奉养父母。
百里负米:
孔子的弟子子路,家境贫寒,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亲口尝过汤药后才让母亲服用。
芦衣顺母:
闵子骞的故事,尽管遭受继母的虐待,他依然孝顺,感动天地。
卖身葬父:
董永的故事,为了葬父,他卖身为奴。
刻木事亲:
丁兰的故事,用木头刻成母亲的形象,每日侍奉。
涌泉跃鲤:
姜诗的故事,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他在家中挖出泉水,并且跃入水中捉鱼。
怀橘遗亲:
陆绩的故事,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尝尝。
这些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孝道的极端表现形式,虽然有些做法在现代可能不被接受,但它们在当时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