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不劳动的古文48句精选

1、田家·田家无所求

2、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兴》。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原文: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5、原文节选:

6、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鱼为菜,意指吃米饭和鱼,用烧地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不用通过买卖交易就可以自给自足。

7、有很多关于劳动的文言文名句。

8、村庄儿女各当家。

9、昼出耘田夜绩麻,

10、当然此句中所说农耕不仅仅局限于现在意义上的农作物的生产,因为我国古代职业阶级划分主要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即士大夫、农牧、工匠、商人,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所有社会物资的来源主要出自农业,故有“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之说。

11、乡村四月闲人少,

12、释义为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13、麦场高处望云开。

14、中国历史悠久,古人对劳动也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因此在文言文中也留下了很多与劳动有关的名句。

15、为问西风早晚回。

16、比如《孟子》中的“人生而自由,积弱则言,积恶则怒,积贫则谄,积善则勇,积勇则刚,积刚则怒,怒则乱,乱则无礼,无礼则困于暴矣。

17、尝闻秦地西风雨,

18、童孙未解供耕织,

19、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包括: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20、谁知盘中餐,

21、《史记?货殖列传》对江南地区的描述,说明了当时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江南地区这种现象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得以改观的,

22、释义为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3、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这些古人名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让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4、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25、”这段话,是孟子对劳动的一种解释。

26、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27、“……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

28、作者:刘基

29、绿遍山原白满川,

30、子规声里雨如烟。

31、唐代诗人雍裕之的《农家望晴》。

32、不用通过买卖交易就可以自给自足。

33、释义为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4、翻译:农家人没什么要求,只吃饱穿暖;男人专注耕田庄稼,女子只顾纺线织布,早上扛着锄头出门,傍晚也没空休息。粮食和衣服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全是靠力气换来的。上交的税也是劳动所得,官府应当珍惜。为什么要肆意剥削呢?都是百姓的血汗一滴滴凝结成的呀。这样就难怪好好的日子,就起了强盗祸患。难道就没有仁义的矛,能抵挡贪婪的刀刃和利箭吗?(此句不一定准确)哪里才能有清廉的官吏啊,能和国家百姓同甘苦,清廉地拒绝任何贿赂礼物,让百姓休养让国家的命脉完好。

35、还有种说法为出自吕不韦与其父之对话,言意为论证农耕之获利甚微,民心思迁。

36、白发老农如鹤立,

37、才了蚕桑又插田。

38、锄禾日当午,

39、大意为:平生贫困的主要根源是供给的不足,供给不足的原因是没有人进行农耕。

40、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41、粒粒皆辛苦。

42、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

43、结合原问上下句意:可以理解为:由于当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使农民虽辛勤劳作,但所获大多被盘剥,使人心思迁,田地荒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同志地位。

44、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45、此句出诸晁错之口,当时中国处于汉文帝时期,所有社会资源皆以农耕为主,故有此言。

46、朝代:明代

47、汗滴禾下土。

48、蔡京①诸孙,生长膏粱②,不知稼穑③。一日,京戏问之曰:“汝曹④日啖饭⑤,试为我言米从何处出。”其一人遂对曰:“从臼子⑥里出。”京大笑。其一从旁应曰:“不是,我见在席子里出。”盖京师运来,以席囊⑦盛之,故云。”  ——《独醒杂志》  注:①蔡京,字元长,宋神宗熙宁进士。元丰末为开封府知府。绍丰初进户部尚书。宋哲宗元佑时进司空,拜太师,封魏国公。蔡京为人奸诈,拉帮结。天下共认他是欺君害民的罪魁祸首。钦宗立,侍御史孙觌等揭发蔡京种种罪愆,贬至衡州,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病死。②膏,油脂,多指肉食;粱,粮食,多指细粮。膏粱,是精美食品,借指富贵之家。③不知稼穑,一点都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④汝曹,你们。⑤日啖饭,天天吃饭。⑥臼子,石臼,舂米器具。⑦席囊,用草席做成装米的袋子。  释文:宋代蔡京的孙子们,生长在富贵之家,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一日,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说:“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个孙子顺口答道:“那是从石臼里舂成白米的。”蔡京听了,哈哈大笑。另外一个孙子在边上接着说:“他讲得不对,我见到白米是装在草席的袋子里倒出来的。”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织口袋装盛着,所以,又闹出笑话。  拾得:达官贵人,殷富之家的后代,因为从小养尊处优,只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既不参加生产劳动,也不去了解农事情况,所用所食,不知源于何处,成于何法。因此,他们每每不了解事物的底细,容易闹出笑话。如同时今的一些有钱人家,问其孩子,某物从何而来,往往会听到回答:“从超市买来。”甚至答出:“这是爸妈给的。”分析其因,不能责怪孩子,应该承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偏差之处。不少地方只讲读好教科书,做好布置作业,不帮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劳动生产。蔡京孙子的回答,固然可笑,委实是蔡京安排孙子过着的养尊处优生活酿成的苦果。宋人曾敏行把这件事记在他撰写的《独醒杂志》里,是很有意思的,实在是在催醒不少家长,不要把孩子圈在家里,围在身边,仅仅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间活动。应该让他们去多接触外部世界,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在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尤其是后者,学校教育中,也应该得到重视。

上一篇上一篇:2021一年级爱妈妈爱党爱祖国祝福语-推荐39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