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成立时间总结+详细介绍
1. 苏州高新区的初步建设和规划(1990年 2000年)
1990年11月,苏州高新区在虎丘区的范围内开始开发建设。
苏州高新区的面积达333平方公里,其中太湖水域占110平方公里。
1992年,苏州高新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
2000年,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2. 苏州高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2000年 2003年)
2003年3月,苏州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区。
同年6月,苏州高新区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这一规划的制定对于保护苏州高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成立(2002年)
2002年,苏州市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苏州高新区和虎丘区合并成立了苏州高新区管委会。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成立为苏州高新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机构保障。
4. 苏州高新区的教育培训资源(2000年至今)
苏州高新区下属的教育机构有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些教育机构为苏州高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
5. 苏州高新区的区划调整(2002年)
2002年的区划调整使苏州高新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223.36平方公里。
苏州高新区由狮山、枫桥、通安、镇湖、东渚、浒墅关和横塘组成。
6.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职责和主要工作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苏州高新区的管理和发展。
主要工作包括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7.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未来发展规划
在“双创”和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宜业的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于2002年,是为了管理和发展苏州高新区而成立的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苏州高新区经历了初步建设、规划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阶段。管委会的职责是促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为苏州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支持。未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并致力于构建宜居宜业的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