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谭嗣同绝命诗的真实版本,史学界确实存在一些争议。以下是几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
原诗版本
一种观点认为,谭嗣同的绝命诗原文为:“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另一版本记载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篡改争议
有学者如黄彰健质疑,现存版本可能经过梁启超篡改,以掩盖“围园杀后”的密谋。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复引该诗时,有将“望门投宿”改作“望门投止”的行为,这引起了对原作真实性的怀疑。
内部人记述
唐烜作为刑部司员,对谭嗣同的绝命诗有详细记述,其版本为:“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树根。吾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唐烜的版本与梁启超的版本相比,差别不大,不影响诗意。
历史背景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他拒绝逃亡,决心以死殉变法事业。
谭嗣同的诗歌反映了他的慷慨赴死气节,尽管身不由己,但仍显露出英雄气概。
综合以上信息,虽然存在关于谭嗣同绝命诗真实版本的争议,但多数证据倾向于认为,现存版本与谭嗣同的原文相差不大,且谭嗣同的诗歌确实表达了他视死如归的壮志。梁启超的版本可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所改动,但这并不足以否定谭嗣同原作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