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注音版为:ㄉㄨㄢ ㄨˇ ㄐㄧㄝˊ jié,是华人文化中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在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庆祝。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由来的简要介绍:
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与祛病防疫有关,后来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忧国忧民,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等,这些传统活动旨在纪念屈原,并带有驱邪避疫的意义。
名称由来:
“端”和“初”同义,“五”和“午”相通,因此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
端午节拥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并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