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三巴路全诗赏析
首联:
```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
赏析:此句诗以“迢递”和“羁危”两个形容词开篇,立刻勾勒出一幅诗人跋涉在崎岖遥远的三巴路上的画面,同时传达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不安。“三巴路”指的是中国古时四川东部的三个郡,而“万里身”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离乡背井,远行万里的艰辛。
颔联: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
赏析:颔联进一步通过“乱山残雪夜”和“孤烛异乡人”的描写,加深了诗人孤独和凄凉的感受。乱山与残雪象征着环境的艰苦与寒冷,而孤烛则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颈联:
```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
赏析:颈联表现了诗人在远离家乡后,与亲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反而与身边僮仆的情感变得更加亲近。这种情感的转换,既反映了诗人流落异乡的无奈,也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辛酸。
尾联: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赏析:尾联以“那堪正飘泊”总结全诗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厌倦。而“明日岁华新”则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够有所改变,结束这无尽的漂泊。
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在流落异乡,特别是在除夕之夜所作,通过描绘凄凉的旅途环境和内心的孤独感受,抒发了诗人深切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意境苍凉,情韵幽绝,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