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是清代著名的官吏、书画家和文学家,有“扬州八怪”之称。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奋斗,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清廉自持的品格为人称道。
坚韧不拔的故事
贫困中的奋斗
郑板桥自幼家境贫寒,三岁丧母,由祖母的侍女费氏抚养长大。
他曾历经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但始终未向命运低头,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有影响力的文人。
官场的坚守
在任知县期间,郑板桥清廉自持,拒绝与权贵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原则。
面对灾荒,他积极赈灾,开仓放粮,修筑城池,拯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艺术上的成就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其画作《墨竹图》中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为民请命
在潍县任知县时,面对连续的旱蝗水灾,他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并以工代赈,拯救了无数百姓。
当上司索求书画时,他画了竹子并题诗,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深情厚谊和为民情怀。
不屈不挠的精神
郑板桥在官场上遭遇排挤,甚至在为民请赈时忤逆大吏而去官,但他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艺术创作的坚持
尽管在官场上遭遇不顺,郑板桥晚年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继续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
总结
郑板桥的一生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为官期间始终坚守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勇于为民请命。即使在逆境中,他也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