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散文,由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所著。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孟子的一个核心观点: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人们应当选择义而不是生,即“舍生取义”。
比喻引入:
文章开头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作为比喻,引出当生命和道义不能两全时,应选择道义。
价值观阐述:
孟子通过对比“生”与“义”的重要性,强调当“所欲有甚于生者”,即当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时,人们不应苟且偷生。
道德抉择:
文章通过举例说明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如何坚守道德原则,如拒绝接受不尊重人的施舍,以及不接受不合礼义的厚禄。
人性探讨:
孟子提出,不仅贤人有舍生取义之心,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心,只是贤人能够保持它不丧失。
道德境界的彰显:
文章最后指出,如果人们在面对诱惑时不能坚守道义,就是失去了本心,即失去了天生的“羞恶之心”。
《鱼我所欲也》以其深刻的道德讨论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