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生和非分配生是 两种不同的招生方式,它们在招生对象、录取标准和程序上有所区别。
分配生
定义:分配生也称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进行招生,分配生名额将统一公示。分配生名额的分配主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人数等因素来决定。
录取标准:参加分配生录取的考生需要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中招考试,按照分配生基本条件以及下达给本校的有关示范性高中分配生名额,依据中招成绩顺序录取,录满为止。
特点:分配生通常是按照考试成绩、加分项和志愿填报顺序来录取的,学生填写分配生志愿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非分配生
定义:非分配生是指普通的文科生或理科生,他们以参加全国高考取得的成绩作为进入大学的评判标准,只按照高考总分进行录取。
录取标准:非分配生的录取由学校自主决定,可以填报更多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学生填写非分配生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声誉、专业前景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
特点:非分配生的录取不依赖于特定初中的名额分配,而是根据所有报名该批次志愿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总结:
分配生侧重于通过中考成绩和特定条件(如户籍、学籍等)录取,且录取名额由高中分配到初中。
非分配生则完全依据高考成绩录取,不受初中名额分配的限制。
建议:
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选择分配生可以享受到更有利的录取机会,但需要参加中考并满足一定条件。
对于成绩一般或希望有更多选择的学生,非分配生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的录取标准更为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