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由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历史迁徙
在公元47年,东汉王朝的军事行动迫使苗族迁离原居地,部分苗族进入今铜仁地区,部分南迁至广西融水,最后到达贵州榕江等地。
苗族在迁徙过程中产生了多个分支,其中西氏族约于600年前抵达西江,这里原本居住着赏氏族。
地名由来
“西江”原称作“仙祥”,由苗语“dlibjangl”音译而来,意为苗族“dlib”氏族居住的田坝。
后于清代汉文献写做“鸡讲”,民国时改为“西江”并沿用至今。
苗族与蚩尤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一个核心群体,主要由西氏家族构成。
苗族在美国、泰国都有分布,但西江千户苗寨是现存世界上苗族最大的聚居地。
苗族最早在西汉时期迁徙至此,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人口增长与族群扩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族群的扩大,苗族逐渐向小溪小河边分拔,最终形成了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群体。
西江千户苗寨因寨子居住着超过千户苗族同胞而得名。
文化特色
西江苗寨吊脚木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展现了苗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西江有上千年历史,当地苗族与先祖蚩尤一脉相继,是树高十丈也离不开根的写照。
综上所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由来主要源于其历史迁徙、地名由来、与苗族始祖蚩尤的关系、人口增长与族群扩展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