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Gini index 或 Gini Coefficient)是 一个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该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基尼系数在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基尼系数是通过计算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A)和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B)的比值来确定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 G = \frac{A}{A + B} \]
其中,A是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等线之间的面积,B是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
通过基尼系数,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从而为政府和社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