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池塘养殖模式
直接购入苗种:春天从龙虾苗种场购进规格在每公斤200只左右的虾种,直接放入池塘中进行商品虾养殖,每亩放养50公斤,经2—3个月养殖就可捕捞上市,通常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
购入半成品虾:春天购入野生龙虾半成品,规格在每公斤80只左右,亩放养8000只,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在短时间内使其达上市规格,逐步捕捞上市,在后期留取部分成品不捕捞,作为亲虾用于繁殖,为来年提供苗种。通常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
池塘清整: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顶宽1米以上,坡度1:3,面积以3—8亩为宜,长方形,水深1—2米。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况加以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晒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在清整的同时,用60—80厘米高的网片将池塘四周池埂封闭,网片的上端还要用20—25厘米的塑料薄膜封闭,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以后龙虾逃逸。
稻田养殖模式
选择田块:选择水质良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
开挖养虾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米,深0.5米,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
防逃设施: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一处1.5米高的桩,用毛竹架设,在田埂边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苗种培育
培育池准备: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为主,也可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设施。
消毒与施肥: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饵料,移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的30%。
放苗:每亩投放0.8厘米稚虾10-15万尾,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水质管理
水源:水源主要以干净清澈的河湖、湖泊等为主,含氧量应不低于每升四毫克,pH值适应在6至8之间,清晰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
水质调节: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增加夜间饲料投喂量,以配合饲料为主。
防逃措施
设置防逃板:池塘的池埂设置一定的坡度并在必要的位置安装防逃板,防止小龙虾逃逸。
疾病防治
科学消毒:投放虾苗之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很多都忽视这一点,其实消毒很有必要,也很有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小龙虾的养殖,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并进行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