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用于 购买固定资产或进行资产改良的支出。这些支出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或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资本性支出通常包括购买机器设备、建造厂房、研发无形资产等。
资本性支出的特点是一次投入,多期收益,可比性差。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并通过折旧、摊销等方法逐期转化为各期的费用。
与资本性支出相对应的是收益性支出,后者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相关的支出,应当在本期收益中得到补偿。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供长期使用的、其经济寿命将经历许多会计期间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都要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这些支出在发生时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根据其效益,分期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有助于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和计算各年损益。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首先将这两类支出加以区分,然后将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账户,作为当期损益列入损益表;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账户,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