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在其著作《论读书》中阐述了读书的不同态度和目的。根据培根的观点,读书的价值在于其怡情、傅彩和长才的作用。他区分了三种读书的人:
狡黠者:
这类人轻视读书,认为读书对他们没有用处。
无知者:
这类人羡慕读书,希望通过读书获得知识。
明智之士:
这类人运用读书,他们知道如何从书中获取智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根强调,读书的智识并不在书中,而在于书外,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得。他建议读者在读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思考,推敲细思,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培根提出书籍像食品一样,有的只需浅尝辄止,有的可以细嚼慢咽,而只有少数书籍需要仔细阅读和消化。他提倡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书的价值来选择阅读的方式,有的书可以浏览,有的书则需要认真阅读和思考。
最后,培根认为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可以补读书之不足,就像天生才干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修剪移接一样。他鼓励读者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才智,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以达到充实自我、提升个人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