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夜书所见》中表现季节特点的词语有:梧叶、秋风、促织、萧萧。
4、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5、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6、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7、作者:南宋诗人叶绍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8、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9、《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10、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11、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12、夜书所见(叶绍翁)
13、夜书所见诗人用梧叶、秋风“寒、秋”来彰显季节特征。
14、这首诗中作者听到了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所见的是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测大概是有孩童在捉促织(蟋蟀)呢~这首诗意在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没有重点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是借景抒情,着重于夜间小景的描写~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前两句写所闻,后两句写所见,诗的首句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可见作者听到了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第二句写江上秋风,当是所感;最后两句写所见之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所见的是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测大概是有孩童在捉促织(蟋蟀)呢.这首诗意在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没有重点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是借景抒情,着重于夜间小景的描写.
15、《夜书所见》写了秋风吹梧叶、游子思乡、儿童夜捉促织三种场景。
16、《夜书所见》一诗中描写秋季的句子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的秋风吹来,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7、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8、《夜书所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季,写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
19、作者:叶绍翁
20、《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11]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21、原诗如下:
22、夜书所见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书所见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3、夜书所见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2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5、夜书所见
26、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7、《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秋天的词语有:梧叶、秋风、促织,篱落。
28、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他以明月为背景,描绘了月色洒满树林,倒映在水中,营造出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同时,秋天的风吹动着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心灵荡漾着久违的宁静。大自然的柔美和静谧交融,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深情和独特魅力,这正是作者眼中秋天夜晚的美景所见。
2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30、夜书所见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他以明月为背景,描绘了月色洒满树林,倒映在水中,营造出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同时,秋天的风吹动着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心灵荡漾着久违的宁静。大自然的柔美和静谧交融,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深情和独特魅力,这正是作者眼中秋天夜晚的美景所见。
31、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2、江上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以景衬情,动静结合。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后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33、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34、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35、“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