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精选兵家思想观点【103句】

兵家思想观点

1、兵家文化在现代依然站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让我们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2、治军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的治军和军队建设是同义的。历代军事家在军队建设方面都强调依法治军,严格训练,严明赏罚和选贤任能这几个方面。主要内容。①明法审令,以治为胜②用兵之法,教戒为先③兵之强弱,系于将帅。

3、依我看来,《孙子兵法》可以提炼为:奇正,虚实,形势。

4、真正优秀的将领要有辩证精神,“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5、即如何看待将帅。将帅是军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支军队的强弱,与将帅选拔和任用密不可分。选将用将历来为我国古代兵家和政治家所重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都是在强调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6、李靖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说兵权谋的核心是“奇正之术”而不是虚实理论。李靖说:

7、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是讲谋略的,但他又不仅仅是讲谋略,他也非常重视实力。《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十六计》纯粹是玩空手道,做无本钱的买卖,而《孙子兵法》却强调谋略的确重要,但是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作基础。没有实力你的谋略也成了空摆设,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所以在孙子看来,两者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8、古代练兵突出强调两点:

9、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主张;

10、综上所述,兵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必要性、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对士兵的重视和培养以及道德和仁义的重要性等方面。通过学习兵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11、兵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最后,兵家文化还强调道德和仁义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道德和仁义仍然是人们所推崇的价值观念。通过学习兵家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和仁义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13、认为虚实理论应该以奇正理论为前提,学习兵法,应当先学会奇正相变之术,然后才学习虚实理论。要先知道以奇为正,以正为奇,才能识别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奇正理论是虚实理论的基础。

14、一是训练从严。主要是指训练科目从严和赏罚从严两个方面。古代军队训练的内容很多。车、步、骑、水等不同兵种和同一兵种中不同的分工,都有不同的训练科目;兵器种类的多样化,也要求兵器科目训练的多样化。

15、讲的是古代军队训练的方法和内容。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除了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之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来实现。古代兵家对军事训练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16、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17、如何才能确保军队有效的运用奇正之术?

18、因此,用“奇正法”来指挥战争,要善于运用奇正的转换关系,不能固执一端的认为非奇即正。一般性的引兵作战要采用正规的做法来动员军队,投入到战争中;在战火烽起后,要能够化正为奇,把自己的做法从在敌人的预料之中转变为出敌意料,避免被敌人知彼知己,从而战胜敌人。

19、兵形势则以“形势”为用兵的原则,代表作有《尉缭子》《魏公子》《项王》等;

20、《孙子兵法》中,“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先做到让敌人无法攻击你,不可被战胜,再寻找良机战胜对方,此谓先胜。

21、孙武与老子都有“奇正”的观点

22、”、“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23、重将思想

24、《汉书》

25、李靖率三千骁骑袭击定襄,是“奇”。唐军接受突厥假意投降的请求,两军休战,又是“正”;但李靖和李世勣决定“化正为奇”,继续袭击突厥,一战而亡其国。这是奇、正交换的权谋之应用也。

26、要想让自己的士兵能够灵活及时的听从统帅的指挥,迅速地把正兵变为奇兵,奇兵变为正兵,就需要进行操练。统帅指挥士兵就像驱赶羊群一样,将之所指,兵必及之,整个军队组织间形成一种高度协调的运转机制。

27、世俗思想:在李唐时期,世俗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注重个人品质的修养。诸如寒窑赋、滕王阁序等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28、唐朝名将李靖在《汉书》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划分,他在跟唐太宗问对时,说天下兵法理论虽然很多,但“大体不出三门四种而已。”

29、《汉书·艺文志》把兵家分为四大派别,它们分别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和兵技巧。

30、《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是不需要作战只需要威慑力,对方就屈服了。只要热战开始,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彼此都会发生消耗、人员伤亡,所以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并不希望打仗,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形成军事威慑,是对方放弃,此谓全胜。

兵家思想观点

31、判断“奇”与“正”的办法就是看是否合于大众的预料,在大众预料的范围内行动就是“正”,主将用兵出其不意、超出大众的意料之外就是“奇”,不能依出兵先后来划分奇正。

32、在政治上,兵家弟子的态度总体偏向于道家的思想,但这不属于兵家的范畴。

33、次月,颉利因屡战屡败,逃窜到铁山,尚有数万兵马。于是可汗假装派执失思力来求和,请求举国内附,身自入朝。在背地里颉利又打算等草青马肥后,再逃入漠北。于是李靖跟李世勣谋划,认为颉利虽然战败,但兵马犹盛,如果让他逃入漠北,以后就再也追不到了。“今诏使至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草往袭之,不战可擒矣。”张公瑾表示反对,说受降诏书已经送到了颉利,而且使者还在那,不应再战。李靖却说:“此韩信所以破齐也。”

34、同样,十三篇中一些兵家常用名词术语的产生,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也为后世的言兵者们所继承下来,并成为中华兵学的独特之处。

35、一是要依法治军。说的是,必须以严明的纪律整饬军队,军队没有纪律就会打败仗。克劳塞维茨指出,没有纪律的部队比无能的军队更可怕,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36、“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虚实之形可也。”

37、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38、唐太宗问李靖,当年他攻破宋金刚时,采用先动员义军与敌人交锋,之后下令全军后撤,再命铁骑从南原突击,截断宋金刚军队的后路,以此来打败敌军,这种做战方式是正规作战还是出奇制胜?李靖按“先正后奇”的法则解释说,太宗能动员义军与宋金刚交锋,这是正规的做法,是先正;在交锋后,军队忽然违背常理,采用后退的策略诱敌深入,再派铁骑截断其退路然后歼灭之,这是出其不意的奇兵。

39、作为公元前500多年前的兵书,其中多数作战方式早已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作为思想,其基本原则已渗透到现代军事乃至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赛、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四大经典是《周易》、《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前两者因文字相对晦涩而难以亲近,但《论语》和《孙子兵法》却可以为大部分读者所接受。如果能将两者熟读深思并融会贯通,那将得到人生大智慧,悟出做人高境界。

40、临阵不可以换将,临阵换将是兵家的大忌。

41、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42、对于兵士,要向他们灌输“正”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理解“正”的东西;而对于“奇”,对于非正规的策略,只要求他们懂得如何行动,不需要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兵法是诡道,在某些地方会违背仁义道德和伦理观念,破坏信义、盟约,是不宜将这些理念广泛传播的,否则会败坏社会风气,使军士及将领变得跋扈,不听调度;但在战争中又不能不使用这些违背道德的手段,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如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些东西只需要执行者知道如何去做,不必告诉其为何要去做。

43、兵之强弱,系于将帅

44、明法审令,以治为胜

45、李靖是唐朝名将,指挥了消灭突厥的战役,那是他“奇正之术”运用的典型。

46、李靖对奇正之术的运用

47、二是练以致用。主要指从实战需要出发,为战而练,进

48、二是恩威并施,赏罚严明强调治军要赏罚分明。军法是严行赏罚的依据。但只是依法办事,并不能完全达到以治为胜的目的,还要恩威并施。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只强调纪律而忽视奖罚,就会出现“怨法而不畏法”的状况,也就是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有怨言,没有真正从内心敬畏法律;同样,如果没有纪律作为保证,一味的表扬,就会出现“恃恩而不感恩”的状况。

49、兵家是没有政治主张的,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精华。

50、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李唐时期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崇。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对李唐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等人都对道家思想有浓厚的兴趣,并在统治过程中加以运用。

51、李渊自称道祖太上老君的后人,在武则天掌权之前李渊总道家思想治国,李世明总法家和兵家思想治国

52、《孙子兵法》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千百年来享有盛誉,被称为“兵家圣典”。其思想体系之博大精深固不待言,而放眼古今中外军事斗争之成败,无一不与其言相符相合。兵法十三篇独具匠心的提出了许多观点,不仅有益于当时,亦是万世不易之法则。

53、这是能够采用奇正之术作战的军队的素质要求。故李靖曰:“善用兵者,奇正在人而已。”

54、我认为,《孙子兵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方法论,具体地说,它全书上下渗透着一种朴素辩证的思维理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并以它们为指导,去认识与解决有关的战争问题。这正是《孙子兵法》充满活力、长领风骚的原因之所在。

55、于是连夜发兵,使两百名骑兵做前锋,乘雾而行,距离牙帐七里,颉利才发觉,仓皇奔窜,突厥兵立即土崩瓦解。唐军斩首万级,俘虏男女十余万人,杀隋朝义成公主。李世勣在碛口设伏,俘虏了颉利,灭亡突厥,自阴山以北到大漠的土地,全部纳入唐朝版。

56、在将领方面,需要具有辩证思维,要求指战员不能偏执一边,不要迷信正规军,也不能总是冒险说用奇兵才能打胜仗。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尚且未能达到这种辩证法的境界,而是有浓重的形而上学片面观,所以李靖评论,说他:“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耳!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57、兵家只有对于战争的态度:以战止战。

58、兵技巧包括《伍子胥》《李将军射法》《望远连弩射法具》等,现多不见。

59、《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什么?

60、如果我们用阴阳作为宇宙间两种力量的代表,那么《孙子兵法》中所提到的那些名词术语,都可以统归于这一概念之下。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生为阳,死为阴。先为阳,后为阴。形为阳,势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客为阳,主为阴。正为阳,奇为阴。实为阳,虚为阴。

兵家思想观点

61、《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都是看穿了战争与政治的联系,知晓政治是战争的基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兵法五要素里,“道”排在了天、地、将、法的前面,只有政治澄明、号令统一,百姓才愿意与国家共进退,打仗才能有把握。所以,用兵的前提和目的都是国家利益。要先用正道把国家治理好,才能用军事来维护它。

62、此外,兵家文化还强调对士兵的重视和培养。在现代社会,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学习兵家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人才的发展。

63、《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64、运用“奇正之术”,要分为兵和将两方面。

65、《孙子兵法》特别强调出奇制胜,可是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正。孙子兵法说了,正是奇的基础,奇是制胜的关键。它强调出奇,是要打破古老的贵族战争思想。提出,战争要无所不用其极。奇,就是敌人想不到的。而这一切都是以正为基础的。正,就是一定的军事力量,没有正,一切伟大奇策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奇和正是相依相存的,有正才能出奇。

66、这就是为什么兵家的弟子可以在各国内担任元帅、大将军,却没有一个兵家人担任相位的原因。

67、兵家的战略思想讲究三大制胜准则--全胜、先胜、速胜,均是战略战术中首选的原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要把握先机、争取主动优势。

68、“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69、兵家主要主张:

70、首先,兵家文化强调战争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战争仍然是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因此,兵家文化所强调的战争的必要性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1、兵阴阳有《神农兵法》《天一兵法》等,大多已失传;

72、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

73、《孙子兵法》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乃兵法中的一对基本的辩证范畴,曹操在《新书》里曾解释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他认为奇兵与正兵的区分,以先、出后出为准,这样就变成兵形势主张的“后发而先至”“以轻疾制敌”的思想,不是兵权谋。所以李靖反对曹操的划分标准,他认为

74、我们知道在一定军事力量的战场配置下,必定是有虚有实的,不可能全盘兼顾的。我们不要逞强以实击实,这样是硬仗,生死战,双方都伤亡惨重,为下下策。应避实击虚,攻其不备,攻其必救,把敌人的主力调动起来,使其疲惫,则能反客为主,以逸待劳。

75、孙子兵法主要核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就是以多胜少,以自己优势攻对方若是,引诱对方做错的决定赢得战绩

76、儒家思想:李唐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经典被奉为国教,儒家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深入人心。唐朝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强调孝道、忠君、仁爱等价值观,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对儒家经典进行注释和解读。

77、李靖认为学习兵法,“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虚实之形”是符合《孙子兵法》的。而他自己,也正是以奇正之术来作为用兵的根本原则。

78、老子不但有孔子、尹喜、文子等名载史册的正传弟子,也有不记名的隐传弟子。在春秋时期,受老子影响至深却不为外界所知的,那就非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子莫属了。

79、例如:先后、主客、奇正、虚实等等。这些名词术语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兵学的进步,同时也与其他诸子学说产生了共鸣,它们的产生既是对往古军事作战成果的研究总结,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最高峰——道家思想。

80、形者,是事物的外在形态,说白了,就是明摆着的。势者,则是寓形于形之中,要通过观察思考才能明了的。孙子兵法里讲,蓄水在高山之中,形成奔流而下之势,这是形。石头在高山上正滚下来,这是势。把形的内在能量给予释放,那就是势了。

81、《孙子》认为要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击垮敌人。立于不败之地,叫讲“奇正”;击垮敌人,则需用“虚实”。所以《兵势篇》讲明了“奇正”跟“虚实”的关系:

82、说的是古代军事家在治军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将领的重要性,优秀将领的标准,考核将领的方法和使用将领的要求的等问题。

83、综上所述,李唐时期的思想主要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佛教、世俗以及科技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这些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李唐时期的繁荣与发展。

84、“四种”就是《汉书》里的那四种:一、兵权谋,孙武、司马穰苴、吴起、韩信等属于此类,是正统兵家,主张以正守国,以奇用兵,以奇正为核心;二、兵形势,尉缭、魏无忌等属于此派,主要研究军事实力、阵法方面的问题,偏重形势;三、兵阴阳,传说中的黄帝、风后等人的兵法,张良、刘伯温等神乎其神的人也可包括在内,是与术数融合了的兵家学派,讲究运用天命、鬼神、吉凶等帮助作战;四、兵技巧,李广、伍子胥等人的兵法,着重研究作战的武器方面,诸葛亮因发明连弩也可归纳入此派。

85、武德九年颉利曾兵临渭水,唐太宗虑天下未定,与之讲和。过了五年,等国家安定,突厥内乱后,才出动大军讨伐,这是兵法中的“正”。

86、《孙子兵法》中,“兵贵速,不贵久”,是指用兵贵在神速,求迅速取胜,不能拖延,时间长了就有大的消耗,情况很容易发生变化。孙子的观点认为,积累自己的实力,蓄势待发,同时把握时机和地利,迅速寻求最佳点突破,从而取得快速胜利,此谓速胜。这三大要素在军事和商业竞争中都有直接应用。

87、唐太宗曾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是虚实理论,所谓的权谋就是要讲虚实。

88、李靖不顾受降诏书,发兵奇袭突厥

89、所谓“正”就是正规、常道等,一般是在敌我以及第三方预料之中的策略;“奇”则是“正”的对立面,是指非正规的、出人意料的策略。“奇正”虽然对立,但它们又互相统一,互相转换。所以《孙子》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李靖讲的“奇正之术”就是强调在作战中,正规与非正规之间的不间断转换。

90、孙武是军事家,但他特别告诫不要随便动刀兵,他觉得兵事不祥,于是提出了一个“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原则,希望能够尽量用政治解决问题。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及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

兵家思想观点

91、什么是“奇正之术”?

92、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93、“三门”分别是:权谋之门,以《太公谋》为鼻祖,讲权谋、策略;用兵之门,以《太公言》为鼻祖,讲述战略、战术;致富之门,以《太公兵》为鼻祖。

94、李唐时期的思想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95、佛教思想:佛教在李唐时期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李唐皇室对佛教给予了高度重视,修建了大量寺庙和石窟,翻译了大量佛经。佛教思想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佛教与道教、儒家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李唐时期的佛教思想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96、其次,兵家文化强调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商业竞争和企业管理也需要制定战略和战术。通过学习兵家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97、讲究势,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98、科技思想:李唐时期,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许多科技著作如《缀术》、《本草纲目》等,体现了当时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如天地生成说、宇宙观等,为后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9、贞观三年十一月,唐太宗命李靖、李世勣、薛万彻等人统领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骁骑夜袭定襄,突厥颉利可汗知道后,大惊失色,说:“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举国惶恐,一日数惊,不得安宁,只得匆忙迁徙到碛口。

100、《汉书》认为兵权谋是最高境界,它“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讲究权谋之术。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吴起》《齐孙子》《范蠡》《兵春秋》和《韩信》等。这类兵书的综合性很强,例如《孙子兵法》的《始计》《作战》《谋攻》《虚实》《九变》讲的是权谋;《军形》《兵势》《行军》《地形》《九地》说的是形势;《火攻》论及技巧;诸篇论述天时,讲到寒暑、时制的地方就是阴阳。

101、由上可见,兵法十三篇中的这些术语,皆由阴阳二字引申而来,而其哲学思想之来源,则毫无疑问是直承道家之体系。

102、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103、孙子这种辨证思想方法论,对我们今天从事任何工作都是有启示意义的,即当我们参与现代社会竞争时,既要讲竞争艺术,运用智慧角逐于人生舞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机遇;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实力的积累,在激烈的人生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上一篇:亲情可贵的名句-推荐95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