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治国名言古文123句

治国名言古文

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家思想。荀子参与政治的热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但战国末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郁郁而终。

3、一一《荀子·非十二子》

4、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

5、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6、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7、但他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政治观点,即礼法一体化和君臣民三者之间的政治秩序,进一步发展了儒学。荀子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荀子的《君道》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礼法观、君臣观、君民观三个方面透视出他所构筑的隆礼重法,君逸臣劳及君舟民水的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9、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10、—《荀子·非十二子》

11、1.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12、本,根本。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

13、说得到,也能做得到,这种人就是国家之宝。

14、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15、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庹物,万国咸宁。

16、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17、)慎终,追远,⺠德归厚矣。

18、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19、礼以顺人心为本。

20、鄙视别人人品不佳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资格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的特别特别喜欢这句话。

21、礼者,人道之极也。

22、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一一《荀子·儒效》

23、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24、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25、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26、礼以顺人心为本

27、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28、贤才,国之宝也。——朱元璋

29、说明为人应当诚实的道理。

30、—《荀子·荣辱》

治国名言古文

31、—《荀子·不苟》

32、利少而义多,为之

3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34、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35、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36、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37、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骗人。

38、—《荀子·非相》

39、3.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正,国将不国。

40、—《荀子·儒效》

41、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

42、—《荀子·劝学》

43、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4、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45、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46、—《荀子·子道》

47、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48、)⼦路问事君。⼦⽇:“勿欺也,⽽犯之。”

49、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

50、君子加强道德修养没有比“诚”更重要的,达到了“诚”的要求也就到了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了。

51、这是对那些口是心非、伪善无耻之徒的斥责之语。

52、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53、)为政以德,譬如北⾠,居其所⽽众星共之。

54、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5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56、)君使⾂以礼,⾂事君以忠。

57、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5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59、)苟正其⾝,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如正⼈何?

60、说明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才是治国安邦的有益人才。

治国名言古文

61、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62、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63、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64、—《荀子·修身》

65、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66、—《荀子·性恶》

67、—《荀子·强国》

68、不知儿子的为人,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知国君是否贤明,看看他左右的大臣是什么德行就知道了。

69、利少而义多,为之。

7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一《荀子·王霸》

71、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72、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73、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74、—《荀子·哀公》

75、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76、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77、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7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形作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79、服从真理而不服从君主,服从道义而不服从父命。

8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1、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82、孔子说过很多很多名句。其中我最最喜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自己做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别要求别人做到在指责别人的行为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否可以以身作则。

83、—《荀子·大略》

84、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85、说明在真理、道义与君令、父命相矛盾时要服从前者,意在强调唯“道”、“义”是从的理念。

86、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87、)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不服。

88、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8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90、嘴巴说好话,行动做坏事,这是国家的妖孽。

治国名言古文

91、对于所知道的东西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对内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对外是不欺骗他人。

92、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93、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94、说明“仁”正反两个方面的标准。

95、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96、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97、)以不教⺠战,是谓弃之。

9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9、2.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

100、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101、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102、不被荣誉所诱惑,不为诽谤中伤之言所吓倒。说明不求虚荣、不做亏德之事,自然可以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做人。

103、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04、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05、—《荀子·解蔽》

106、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

107、)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108、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109、不修善事,即为恶人;无事于大,则为小人。纣为无道,见称独夫;伓尼陪臣,谓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

110、此以比喻来说明坚守礼仪对于“贵生乐安”的重要性,强调治国安邦不可缺失礼义的意义。

111、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1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13、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114、说明君子要有容人的雅量,不可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人。

115、)出⻔如⻅⼤宾,使⺠如承⼤祭。

11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117、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118、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119、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120、君子自己贤能而对他人的疲弱无能也能容忍,自己机智而对他人的愚蠢也可容忍,自己知识广博而对他人的浅薄也能予以宽容,自己道德纯粹而对他人的道德不高也能宽容。

治国名言古文

121、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22、)政者正也,⼦帅以正,孰敢不正?

123、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收冻馁之苦是德。

上一篇上一篇:赞美母亲的经典格言-通用12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