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关于知行合一的名言名句
1、“‘知行’二字取义有二:一是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作为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理念是将教法、学法和做法进行有机统一,实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动手和用脑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因而“知行合一”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3、父母给他取名陶文浚,到了19岁,读大学期间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
4、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
5、其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6、”二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文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
7、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8、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
9、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10、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参与”,“动手”和“研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虽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样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来从事我的教学之路。
11、陶行知一生中曾三次给自己改名。
12、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13、陶行知原名文浚,乳名和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并且以此自勉。
14、为什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呢?我们先从小孩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再说科学家,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气也能推动机器。牛顿看见苹果坠地,以至想出万有引力的理论。凡此种种都得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5、到了43岁时,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
16、陶行知把知识分为三类: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成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的;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
17、不过,陶行知很快又认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他曾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论。为了在名字中反映这一思想,他还创造了一个字。这个字既像“行知”,又像“知行”,代表“行知行”的意思。
18、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19、你会用哪些成语来形容陶行知:万世师表、教书育人、大名鼎鼎、知行合一、忧国忧民、一代忠师、桃李满园、春风化雨、一表人才、绘声绘色、慷慨激昂、娓娓道来、声情并茂、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咳唾成珠、口吻生花、妙趣横生、妙语解颐、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言之凿凿、一语破的、一针见血。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本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
20、其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不再是按照“讲授--接受”的模式上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人,他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因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们教师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
21、陶行知名字的含义: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习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