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钱是获取自由的手段,不要本末倒置!
2、所谓道,均衡也。
3、上下倒置不是成语,本来倒置是成语。
4、我们都没有格物就开始致知
5、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6、教育孩子就得从基本伦理教起,光讲究外表,就是本末倒置。
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8、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
9、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都是在方向的选择上产生的困顿。人生的正确选择大于盲目努力!
10、还没有心正就开始谈修身
11、●很长时间以来,我在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时候发现,大的活动志愿者云集,一呼百应,小的活动志愿者却寥寥无几;远方的志愿服务我们立即出发,身边的志愿服务却往往被忽略不计。我觉得这很不正常,有点儿本末倒置。----白岩松《白说》
12、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13、怪不得现在的读书人越来越没有文化和修养了
14、●回望初心,是否已本末倒置;凝神静气,可曾活一世未泯。
15、本末倒置_成语解释
16、青丝、弱水、大道,何以三千?
17、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18、【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19、还自称翰林学子真是厚颜无耻
20、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虑轻重缓急,不允许本末倒置。
21、不先去训练人员,却要求先添购设备,岂不是本末倒置!
22、但如果本末倒置走错了路,
23、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5、●感觉有些人本末倒置。做了贼没被逮住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聪明。难道没被逮住就不是贼?重点在于你是不是做出贼的行为,而不是有没有被逮住。
26、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7、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事物的主次、轻重颠倒了。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造句:1.在学校里,学习和娱乐要分清主次,绝对不能本末倒置。2.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28、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29、这么看来读书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
30、●若为世间繁华而玷污自己,不纡尊降贵,不本末倒置?
31、●过程是导向结果的,如果因为过程而沾沾自喜,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吗?----狂草
32、老王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33、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mòdàozhì。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出自《绥德州新学记》。
34、现在的人大多本末倒置利诱熏心乱始乱终苛求名利
35、只要身边的人不离不弃才是最重要的。
36、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本末倒置。
37、致知在格物
38、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39、又怎么能一起走到终点。
40、背道而驰,就是相对的两个人因意见不同,选择的方向也不同,各自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41、本末倒置,是一个人对待事物在思想意识上没有清醒的认识,主观意识薄弱,导致事情没有朝好的方向发展,弄巧成拙。
42、【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43、【例句】: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44、该成语为本末倒置,所以欠了一个“倒”字
45、●流言蜚语终究会过去,
46、【拼音】:běnmòdàozhì
47、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大地上哀鸿遍野。
48、还没有修身就扯着嗓子喊治国齐家平天下了
49、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50、格物而后致知
51、●夫子言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和民在至于至善
52、不是成语!正确的成语是本末倒置。
53、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近义词:轻重倒置、舍本求末反义词:以一持万、本末相顺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