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宋朝李清照《鹧鸪天》
2、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3、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5、创作背景: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释义:日出照在旗帜上,撕裂的马叫声与冷冽的风交杂在一起。
8、《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一行塞雁,落隐隐沙汀;四五只孤舟,横潇潇野岸。”
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1、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太少人看,或者平台不够火,或还没想好怎么写
14、凄清、冷寂貌。
15、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16、惠洪的《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中的: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17、清姚鼐《乌江阻风》诗:“镫火连樯底,潇潇杂语庞。”
18、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9、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2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潇潇雨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22、在形容下雨的词语中,“萧萧”和“绵绵”经常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当细雨菲菲、连绵不绝的时候,我们就可能想到或用到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近义词,义近是指都是“联绵词”,而且都用来形容下小雨;义异在于使用的对象不同。
23、十、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唐代皇甫松《梦江南》
2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5、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26、潇潇雨歇”意思:急骤的风雨刚刚停歇。
2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8、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29、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0、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31、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志一去兮不复还。——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3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4、意思是看着天空中的雨在不断的下着,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自己生活中有趣的美好,当你不断的从这个世界之中寻找到更多幸福的事情之后,才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更有勇气,从而在最后的时候能够完成更多的东西,让你大步向前,让你无所畏惧。
3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6、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37、潇潇形容雨势急骤潇潇雨就是雨下的极大
3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39、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40、八、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北宋苏轼《南歌子》
41、引证解释:
4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3、释义: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45、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46、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7、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有约》
4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50、唐刘长卿《石梁湖有寄》诗:“潇潇清秋暮,嫋嫋凉风发。”
5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53、七、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宋朝李清照《清平乐》
5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55、释义:萧萧的风声随之伴和,雨声亦复萧萧,如斯风雨之夜,词人唯有孤灯相映,独自听了一夜的雨,眼见灯芯燃尽、散作灯花,就这样,又消磨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56、释义: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57、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58、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59、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朝杜甫《登高》
60、元张可久《一枝花·秋景》套曲:“火龙鳞红叶潇潇,金兽眼黄花冉冉。”
61、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6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63、释义: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
64、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6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6、宋代英雄岳飞的《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67、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6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69、释义:山里的雨潇潇飘过,被小溪冲过的桥特别的清澈。
70、“梧桐叶上萧萧雨。”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
71、清戴名世《涛山先生诗序》:“名世尝读先生之诗,潇潇不覊如其人。”
72、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73、指风狂雨骤的样子。
7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75、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76、南唐王周《宿疎陂驿》诗:“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潇潇古驿中。”一本作“萧萧”。
77、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78、明晏振之《步步娇·秋思》套曲:“瘦损孤吟黄花貌,髩短短,发潇潇。”
79、释义:仿佛又于静谧的雨夜中,
8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1、解释:萧萧的细雨洒在梧桐叶上。
82、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夜晚披着蓑衣,撩开帘珑,望着淅沥淅沥的夜雨,听着雨滴敲击屋檐的声音,思绪万千,往往会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勾起内心的一些惆怅和感伤,或低诉花落叶散,或感伤物是人非,因而在古诗词中“潇潇雨”是一种偏负面的情绪。
83、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84、象声词。
8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86、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87、《梧桐叶上三更雨。》出自苏轼的《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1》
88、头发稀疏貌。
89、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90、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91、张炎的《潇潇雨/踏莎行》中的: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9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9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4、勿翁的《贺新郎·庭外潇潇雨》中的: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宋代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中的: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95、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96、释义: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97、解释:休息,延伸为停止、中止活动等意思。
98、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99、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00、《踏莎行·碧海无波》当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作者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101、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02、作者介绍:
10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104、六、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清朝初年纳兰性德《采桑子》
10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10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107、清高超俗貌。
108、四、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朝杜甫《后出塞》
109、这个词是形容雨小细密的样子。
11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11、形容风雨急骤。
112、释义:风很大雨也很大。
113、《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毛传:“潇潇,暴疾也。”
114、释义: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
115、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潇潇白发,家园暂安,馀生聊寄锦江边。”
11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1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118、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119、小雨貌。
12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2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22、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12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4、九、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当宋、元易代之际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
125、潇潇雨,指的就是淅沥淅沥的下雨天,一般在我们的古诗词中经常见到,大多用于表示诗人的内心愁怀和感伤之意。
12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27、唐·许浑《送薛秀才南游》诗:“遶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128、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12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13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31、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唐朝李白《送友人》
13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3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13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35、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136、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137、听到船中笛声和驿边人语,亲切无比,情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