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
2、《蒹葭里》出自一位法号大善的僧人
3、蒹蕸,翻译?蒹葭(jiān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芦苇长得多茂盛啊,白露已经凝结为霜了.这是抒写秋晨的景色引起怀人的情思.
4、兼就是兼而葭就是葭。
5、笔画顺序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点、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6、中文名鹣
7、薝卜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
8、葭是一个汉字,读音是jiā,意思是指初生的芦苇。古同“笳”,是一种乐器。
9、葭:初生的芦荟。
10、【基本字义】:见“谦”。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谦下。谦让。谦冲(谦虚)。谦和。谦卑。谦厚。谦逊。谦恭。谦虚。谦受益。
11、蒹:没长穗的荻。
12、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13、【汉字信息】:謙,是汉字谦的异体字,拼音qiān。笔划17画,五笔YUVO,部首言部,结构是左右结构,笔画顺序是: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14、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鹄,倚是蒹葭。”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
15、结构左右结构
16、蒹去掉草字头加鸟是“鹣”字,念jiān
17、鸥凫栖水高僧舍,鹳鹤巢云名士楼。
18、笔画数15笔
19、蠈zéi◎古书上说的一种吃苗节的害虫。-----------------------蒹jiān◎没有长穗的芦苇--------------------------楼主弄出来好生僻的字。不知道合起来的意思。也查不到。
20、诗僧大善,明僧,字心宗,别号虚闲老道人。俗姓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投云栖寺落发,游普宁寺雪浪之门,参紫柏,修忏天台近十年。后在西湖隐居,终老于西溪。著有《虚闲集》、《西溪百咏》。《蒹葭里》这首诗出自《西溪百咏》。
21、释义鹣鹣,古代传说
22、偏旁部首鸟
23、根据提问,答案应该是汉字“謙”,读音qiān。
24、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25、“鹣”,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iān,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鹣”的基本含义为鹣鹣,古代传说中的比翼鸟;引申含义为鹣鲽,喻夫妻恩爱。
26、原文: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zhǐ)。 注译: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i洄(sù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i洄,逆流而上。�i,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xī):晒。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澹�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b(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之:代“伊人” 今译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27、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家万户侯。
28、蒹jiān没长穗的荻。
29、千里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
30、是兼职吧。兼职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区别于全职,是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是利益关系,但不一定是金钱关系。
31、“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