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黄花幼女

1、幼年yòunián

2、[immature]年幼

3、小孩儿[child]

4、对儿童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5、会意;从幺、从力

6、未婚少女、侍女丫环则在发纂上梳一倒抓髻,下留辫穗,用以象征她们是黄花幼女。

7、(2)[infantiledisorder]∶看问题或处理问题简单化,不作深入分析的思想毛病

8、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9、幼嫩yòunèn

10、幼童yòutóng

11、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12、娘子:“娘子”称呼是对未婚与已婚女人的通称。“娘子”不仅仅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还是未嫁或已嫁女子的通称。所以,古代经常用此称呼年轻女子。

13、【基本字义】

14、幼虫yòuchóng

15、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16、幼体yòutǐ

17、幼,稀也。——《尔雅》

18、另外,从鬓发插花上看,夫人、小姐使用珠翠绒花;小家碧玉使用绢花;贫困人家妇女则包一块绸布。

19、古代大龄未婚女子可称为待字闺中

20、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21、余幼好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22、民间常把年轻姑娘称为“黄花闺女”(或“黄花女”、“黄花幼女”)。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黄花闺女,即指“处女”。古代未婚女子梳妆时喜爱“贴黄花”,或用黄色颜料在额头、两颊画成花纹,或用黄纸剪成花样粘贴。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黄花”代表高洁的菊花,引申女子的贞节。

23、【读音】

24、[skillsformedinchildhood]年纪很小时练就的功夫

25、(2)[puerile]∶年龄小,不成熟

26、幼儿园yòu’éryuán

27、幼原耳。——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28、[preschooleducation]幼儿教育的简称

2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林觉民《与妻书》

30、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31、[yòujiào]

32、自幼好武术。——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3、[larva]从昆虫卵内孵化出来的幼小生物体,形态跟长成的昆虫不同

34、青衣、花旦的发式有大头、古装头、旗头。舞台上的中、青年妇女,不分身份和年龄一律梳大头。其样式是沿着上额贴若干假发做成的“小弯”,两鬓贴“大缕”片子,括出俊美的脸型。脑后梳椭圆形发纂儿,下缀数尺长黑色丝穗,名为线尾子;表示乌发垂肩、光头净面,格外端庄秀丽。未婚少女、侍女丫环则在发纂上梳一倒抓髻,下留辫穗,用以象征她们是黄花幼女。另外,从鬓发插花上看,夫人、小姐使用珠翠绒花;小家碧玉使用绢花;贫困人家妇女则包一块绸布。如果是沦为罪犯人物,鬓边还要留一缕散发。如《女起解》的苏三、《六月雪》的窦娥等,用以表示人物在艰难时不事梳洗的窘态。

35、[younggrowth]尚未长成的树林

36、脑后梳椭圆形发纂儿,下缀数尺长黑色丝穗,名为线尾子;表示乌发垂肩、光头净面,格外端庄秀丽。

37、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38、过去,许多演员还利用辫穗和鬓发来表现人物,如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撕鬓动作,表现赵艳蓉气急成疯的心境。赵燕侠等在《铁弓缘》中,运用耍辫穗、揉辫绳等细微表演,刻画了陈秀英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性格,都是很出色的范例。

39、幼功yòugōng

40、(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同本义[young]

41、(1)[theyoung;child]∶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

42、他还很幼嫩,不能担此重任

43、【常用词组】

44、幼儿yòu’ér

45、幼苗yòumiáo

46、年纪小,初出生的:~儿。~虫。~苗。~年。

47、幼时yòushí

48、[infantschool;kindergarten]旧称。现称幼儿园

49、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2.在保姆照料下的孩子

50、(1)[underage;young]∶年纪小

51、弱妻幼子

52、幼驹yòujū

53、[pony]刚出生不久的牲畜

54、扶老携幼。——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55、(1)[smallandtender]∶柔弱、稚嫩

56、幼稚病yòuzhìbìng

57、幼小的心灵

58、[infancy;childhood]年纪幼小

59、幼组词——敬老慈幼、扶老携幼、负老提幼、幼稚、男妇老幼、幼学壮行、幼儿、长幼尊卑、幼年、长幼有序、负老携幼、男女老幼、幼时、幼苗、幼冲、养幼、出幼、托幼、黄绢幼妇、蒙幼、稚幼、幼累、幼布、幼崽、孤幼、长幼、荒幼、幼钱、幼辈、幼虫、幼穉、幼秧、幼愿、幼子、幼主、小幼、孩幼、谦幼、童幼、成幼、幼眇、幼少、幼孤、卑幼、髫幼、老幼、积幼、幼龄、幼风、幼艾、幼童、幼碎、幼狐、幼教、幼弱、幼学、幼嫩、幼妇、幼壮、妇幼、騃幼、顺幼、慈幼、幼色、幼科、幼昧、幼志、幼小、幼孺、幼君、幼功、冲幼、三幼、携老扶幼、边幼节、长幼妍媸、敬老爱幼、慈幼局、幼妇词、幼妇碑、尊老爱幼、黄卷幼妇、幼儿园、黄花幼女、长幼有叙、爱老慈幼、携幼扶老、幼妇辞。

60、京剧中各行戴盔帽的男性角色,一般都先戴包头网子。若是不戴盔帽的,除有些丑行剃光头之外,多用不同发式表现。如鲁智深、武松等用象征带发为僧的“大蓬头”,一些妖怪人物戴双抓髻蓬头、天真儿童戴孩儿发或抓髻等。

61、【造字法】

62、【详细字义】

63、[childhood]童年、儿时

64、闺女:唐诗中有“闺女”指称年轻女子,也就是闺阁待嫁的女子。这种称呼在明朝和清朝也有此称呼。现在“闺女”一词成为我国北方农村对女儿一种通称。

65、[cub]亦指某些其他幼兽(如熊,狼,狮,虎,有时还包括鲸或鲨)

66、幼稚yòuzhì

67、(2)[childish;puerile;naive]∶头脑简单

68、青衣、花旦的发式有大头、古装头、旗头。舞台上的中、青年妇女,不分身份和年龄一律梳大头。其样式是沿着上额贴若干假发做成的“小弯”,两鬓贴“大缕”片子,括出俊美的脸型。

69、[larva]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幼小生物

70、还有一种表现人物遭受困境时所戴的“甩发”,如《斩马谡》中,马谡在被问斩之前,《刺王僚》中,专诸在行刺时,都戴帅发,表现他们即将赴难的神态。又如《野猪林》中,林冲在高俅的白虎堂上遭受无端陷害时,演员甩掉头上的冠巾,甩发陡然蓬起,当他跌坐在地上时,那帅发准确地垂落于背后的精彩动作,以及在松林中林冲被解差毒打时所运用的扬、抖、涮、转等帅发技巧,把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那种强压怒火忍侮含恨的心情,揭示得十分深刻感人。

71、小孩儿:~教(jiào)。~师。扶老携~。

72、如果是沦为罪犯人物,鬓边还要留一缕散发。

73、(1)[infantilism]∶在成人生活中对于儿童般的身体、心理或情绪特征的保留;尤指不能达到性的成熟

74、在我国民间,人们经常把未出嫁的少女称为“黄花闺女”(或“黄花女”、“黄花幼女”)。

75、幼小yòuxiǎo

76、幼,小也。——《说文》

77、幼稚园yòuzhìyuán

78、京剧中的头饰:包括人物的发型和戴在头上的各种饰物。它即作为演员表演、舞蹈的手段,也是表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79、幼林yòulín

80、[seedling]小于幼树的树苗

81、[infantschool;kindergarten]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招收四岁至六岁的儿童

82、[runabout]幼儿

83、爱护[cherish]

84、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85、[yòuér]

86、《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87、幼狐yòuhú

88、幼教yòujiào

89、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90、(2)[infant]∶在保姆照料下的孩子

91、幼子yòuzǐ

92、吾幼且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93、[theyoungestson]幼小的儿子

94、如《女起解》的苏三、《六月雪》的窦娥等,用以表示人物在艰难时不事梳洗的窘态

95、幼稚的想法

96、幼嫩的小脸儿

97、幼儿园、

上一篇上一篇:林间小道优选好句47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