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食》(唐)韩翃
2、困⼈天⽓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3、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4、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5、曰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7、《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清明日》【唐】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2、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荒冢只⽣愁。黄庭坚《清明》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5、宋代:黄庭坚
16、舞烟眠⾬过清明。晏⼏道《浣溪沙⼆⽉和风到碧城》
17、《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唐】窦巩: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19、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黄庭坚
2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26、《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27、《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2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30、《清明》(唐)杜牧
31、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33、《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5、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36、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7、宋代:王禹偁
3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0、《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4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42、《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44、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5、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6、素⾐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初霁》
47、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4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0、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51、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2、扩展资料:
5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4、唐代:杜牧
55、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宋之问《途中寒食》
56、《清明》(宋)王禹俏
57、《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8、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59、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60、《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6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62、燕⼦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春景》
6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64、《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65、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66、《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7、最有名的就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