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到叠字联,必然要提到一副经典的古联。传说,有一位书生,一日看书时遇到一个问题,自己不解,于是去问先生,结果先生也不解,书生于是想到一个上联:书生书生,请问先生,先生先生。
2、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3、直到当年的元宵节赏联大会,书生在大会上遇到一个驼背的人背着自己的儿子去看对联,父子两人一起来对对联,书生猛然间想到了下联:驼子驼子,来观对子,对子对子。对”对联“,又叫对”对子“,下联中,驼背的人驼着他的儿子一起来看对子,对着儿子对对子,前面两个驼子,意思不一样,后面三个对子,也不一样,实在巧合,冥冥之中,这样的对联,似乎只有天作之巧了。
4、岁岁岁安,幕岁岁安安始终
5、雾锁山头山锁雾
6、火柴当柴火
7、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8、行,行,行,行行且止;
9、天连水尾水连天
10、风送花香红满地满红香花送风
11、居然天上客
12、坐,坐,坐,坐坐何妨。
13、它是我国对联中的一种。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之一。
14、思前想后,自己无论如何也对不上下联了,一个难点是叠字,另一个难点是,前一个”书生“实指书生本人,后一个”书生“是指对书本知识的陌生后面的连续三个先生,前两个”先生“实指先生本人,后一个先生则指是”先生“这个人先对这个知识陌生的。巧趣之中含着大难点。
15、龙隐岩中岩隐龙
16、叠字联:
17、家家户户人人和和气气
18、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联。
19、雨雨风风,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20、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叠字联能折射社会现象。“家家户户人人和和气气,时时事事处处文文明明。”社会进步,家和邻亲,讴歌精神文明好风气。“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是,对对对’下级陈辞达万言,始终是‘嗯嗯嗯,噢噢噢’”讥讽昏庸的官僚。“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夸赞人们居住环境的美丽和舒心。叠字联:意境生动,语音和谐,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情意形象,艺术魅力无穷,引人入胜。
21、一、回文联
22、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23、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24、山山海海山海关,雄关镇山海
25、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26、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27、顶针联:
28、油灯少灯油
29、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30、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31、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32、日日月月日月潭,秀潭映日月
33、斗鸡山上山鸡斗
34、二、叠字联
35、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36、时时事事处处文文明明
37、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38、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39、数字联:
40、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41、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42、·天连碧树春滋雨滋春树碧连天
43、客上天然居
44、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45、有两种。chang(二声)和zhang(三声)比如: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其中1、3、5、6、8、10念chang,2、4、7、9、11念zhang,这种叠字联比较独特,常与朝朝朝朝朝朝朝相对应,充分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音特点,同时又多音不同意,读起来既生动有趣,又能够独自表达一种意思,而且能加深那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