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9、《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2、(宋朱熹《观书有感》)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3、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4、秀:指草类植物结子。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5、《诗经·小雅·四月》
6、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7、(宋刘过《书院》)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二、关于读书的名句: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宋陆九渊《读书》)1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0、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12、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13、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14、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15、(唐颜真卿《劝学》)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5、《读书》清·法式善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19、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宋·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21、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10、《和董传留别》宋·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2、《诗经·豳风·七月》
23、读山海经①陶渊明孟夏草木长②,绕屋树扶疏③。
24、关于读书的古诗1、《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5、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26、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3、《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27、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注释:夏季的第一个月即为孟夏,就是四月;扶疏,即树木生长茂盛高低错落有致;出处:读山海经(其一)(东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28、(宋朱熹《观书有感》)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9、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30、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白鹿洞诗》唐·王贞白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2、众鸟欣有托④,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⑤,频回故人车⑥。欢然酌春酒⑦,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⑧。泛览周王传⑨,流观山海图⑩。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注释]①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②孟夏:初夏。农历四月。③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④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⑤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⑥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⑦欢然:高兴的样子。⑧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⑨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⑩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⑾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解说]这首诗写陶渊明好读书的种种乐趣:“孟夏”两句,宜读书的季节初夏气候宜人;“众鸟”两句,宜读书的居所有一个小屋;“既耕”两句,宜读书的时机农忙已过;“穷巷”两句,宜读书的环境没人打搅;“欢然”两句,宜读书的景色有和风细雨相陪。最后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总写一笔读书的乐趣。陶渊明真算得上会读书、善读书的人.◇古诗大意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33、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34、《读山海经》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35、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8、《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36、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3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38、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39、(唐韩愈《劝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