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
2、表文触怒了皇帝,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人说情,才免去死罪,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赴潮州途中写下的。诗的前两句交代诗人被贬的原因:朝奉夕贬,而且被贬往八千里外的蛮荒之地。但此时诗人却态度坦然,无怨无悔。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一心想为朝廷去除弊端,又怎么会因年老体衰而顾及年老的生命?
5、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6、【作者】韩愈【朝代】唐
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8、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9、这句诗的意思是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秦岭又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雪拥”句指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即指阻塞。蓝关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原文如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10、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11、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3、第三、四两句写诗人是忠而获罪,虽晚年衰弱多病,仍对朝廷忠心耿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无辜遭祸的愤慨。
14、横:“笼罩、弥漫、遍布”的意思,因为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如此大的面积,唯有“横”才得显其形,区区几处云荫那就太微不足道了。
15、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16、全句雪拥蓝关马不前,意即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17、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18、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19、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20、当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上表力谏,即《谏迎佛骨表》,反对宪宗迎奉佛骨。
21、第五、六句即景抒情,通过对眼前荒凉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诗人被贬途中苦闷愁楚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重重忧虑。
22、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23、得知侄孙有意前来看望,正好为我收拾尸骨在瘴江边。赏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天,唐宪宗为了表示信佛的虔诚,将法门寺的一节据说是佛骨的指骨迎入宫内供奉三日。
24、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25、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白话文意思是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26、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译文早上一张谏书送到皇帝面前,傍晚就降职远调到潮州路途遥远有八千里。
27、答: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28、最后两句字字沉痛,从容交代后事,既悲且壮。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情浓郁,诗意盎然。
29、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0、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31、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32、白话文意思是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33、此诗前两联写“左遣”,“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34、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
35、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3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7、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原文如下:
38、扩展资料:
39、出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0、扩展资料
41、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42、意思是: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43、这句诗的意思是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秦岭又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雪拥”句指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即指阻塞。蓝关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44、创作背景:
4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6、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47、“云横秦领家何在”,是说回望长安既念家人更伤国事;“雪拥蓝关马不前”,是写前方路途艰难困苦,雪中途经蓝关,“马”且“不前”,人更困难。
48、此诗前两联写“左遣”,“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
49、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5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51、乌云遮住秦领家乡远眺看不见,大雪堵住蓝关坐骑徘徊着不向前走。
52、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3、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作者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
5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5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6、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57、创作背景:作者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58、拥:通“壅”,“堵塞、闭塞、阻塞”的意思,积雪壅堵,马车已经没法前进了。
5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0、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