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李白游巴蜀精选34句

1、望天门山

2、《蜀道难》

3、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4、秋下荆门李白

5、《送友人入蜀》

6、《听蜀僧浚弹琴》

7、《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8、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9、所以他是在24岁时作的这首诗。

10、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11、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12、《荆门浮舟望蜀江》

13、第一句“霜落荆门江树空”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如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因为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14、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15、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1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大约是25岁。

18、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19、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20、《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2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2、这首诗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23、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借用“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24、唐代:李白

25、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

26、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27、李白写望天门山是在24岁。

28、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29、“此行不为鲈鱼鲙”,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驾便归。李白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全诗仅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3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喜欢饮酒交友。是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的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32、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33、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34、是李白在24岁时写的。

上一篇上一篇:离骚高中原文精选17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