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鲍溶【长安旅舍怀旧山】昨夜清凉梦本山,眠云唤鹤有惭颜。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闲。
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3、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5、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6、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7、流波带身去。潮水送魂来。
8、乐莫乐兮新相知。
9、崔国辅【渭水西别李仑】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10、王维【辋川集·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11、鲍溶【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12、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楚辞》
13、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1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1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
1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18、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19、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20、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21、王勃【春园】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2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3、王维【辋川集·华子冈】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24、陆畅【题独孤少府园林】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2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2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27、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28、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2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3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31、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山鬼——屈原《楚辞》
32、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
33、王维【别辋川别业】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34、九歌·礼魂
35、鲍溶【秋夜怀紫阁峰僧】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36、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3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8、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39、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4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42、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43、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44、沈如筠【寄天台司马道士】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45、王勃【别人四首】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46、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7、张又新【游白鹤山】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48、《离骚节选》
49、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橘颂》
50、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1、王维【辋川集·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5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3、鲍溶【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54、王维【辋川集·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5、王勃【赠李十四四首】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56、王维【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5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5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5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60、王勃【扶风昼届离京浸远】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61、张又新【吹台山】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6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楚辞·渔父》
6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6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65、鲍溶【期尽】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66、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6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6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楚辞》
69、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70、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1、柳公权【题朱审寺壁山水画】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72、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73、余将董道⽽不豫兮,固将重昏⽽终⾝。
7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5、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76、《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7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
78、裴迪【辋川集二十首·北垞】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7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80、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81、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82、先秦:屈原
8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4、山中人兮芳杜若。——《九歌》
85、《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86、出自《湘夫人》
8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88、鲍溶【赠杨炼师】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89、陈子昂【题田洗马游岩桔槔】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90、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91、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鬼——屈原《楚辞》
92、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93、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94、王维【阙题二首】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5、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96、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97、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98、百⾦买骏马,千⾦买美⼈,万⾦买⾼爵,何处买青春。
99、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10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国殇》
101、陆畅【题悟公禅堂】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10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04、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105、九歌礼魂屈原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东君屈原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九歌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河伯屈原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0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招魂》
107、王勃【始平晚息】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10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09、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110、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
111、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楚辞》
11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1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15、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
116、王缙【别辋川别业】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117、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118、既含睇兮又宜笑,予慕予兮善窈窕。
119、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
120、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12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22、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123、赵冬曦【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12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1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26、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艰兮独后来。
127、王维【山中寄诸弟妹】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128、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129、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30、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1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32、王维【赠韦穆十八】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133、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3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135、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离骚》
136、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137、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138、姱女倡兮容与;
139、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4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皆醉我独醒。
141、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142、苟余⼼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4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4、周瑀【临川山行】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14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14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47、孙逖【句】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见《诗式》)
14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
149、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0、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
151、吾不能变⼼以从俗兮,故将愁苦⽽终穷。
152、裴迪【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5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54、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5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56、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吾与。(屈原《离骚》)
157、"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
15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159、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0、于季子【咏项羽】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161、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6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63、仿佛听见美人在呼唤着我,我要立刻驾着飞腾的马车和她一起远走高飞。(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164、陈去疾【西上辞母坟】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16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6、张又新【帆游山】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16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68、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169、王维【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7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71、施肩吾【西山静中吟】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数西山得道者,连予便是十三人。
172、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7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5、《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176、沈亚之【题侯仙亭】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177、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178、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17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80、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181、施肩吾【效古词】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182、"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183、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184、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185、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86、王维【辋川集·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87、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间。
18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189、殷尧藩【新昌井】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190、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一作留别王维)】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91、殷尧藩【游山南寺二首】山中尽日无人到,竹外交加百鸟鸣。昨日小楼微雨过,樱桃花落晚风晴。
19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19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194、王泠然【句】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
195、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196、王勃【登城春望】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197、张又新【谢池】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198、王勃【早春野望】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19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楚辞·卜居》
200、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201、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
202、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
203、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204、陆畅【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205、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206、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
20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20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10、卢僎【题殿前桂叶】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211、蔡隐丘【石桥琪树】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212、王勃【夜兴】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2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214、崔兴宗【留别王维】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21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21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217、施肩吾【忆四明山泉】爱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
218、王勃【普安建阴题壁】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219、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220、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21、鲍溶【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222、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22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224、屈原的爱情诗句:
22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
226、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离骚》
22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228、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229、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招魂》
230、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231、杨汝士【建节后偶作】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232、《九歌·云中君》
233、王维【辋川集·斤竹岭】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23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23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
236、鲍溶【寄薛膺昆季】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237、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离骚》
238、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239、王维【山茱萸】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240、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2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42、《九章》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243、殷尧藩【游山南寺二首】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244、惜吾不及见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245、董思恭【咏李(一作太宗诗)】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246、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九歌》
247、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48、裴迪【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249、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50、王勃【寒夜思友三首】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25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楚辞·离骚》
252、裴迪【辋川集二十首·鹿柴】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253、陆畅【题商山庙】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254、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九歌》
255、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256、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25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58、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最有节气的诗词如下:
259、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260、陆畅【夜到泗州酬崔使君】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26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62、裴迪【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263、张说【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264、王维【辋川集·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265、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266、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6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68、《远游》春秋战国·屈原
269、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70、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271、乘赤豹兮从文,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
27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
273、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74、王维【辋川集·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275、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76、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277、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