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关于杜甫的诗优选好句245句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6、《春夜喜雨》

3、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4、《武侯庙》

5、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6、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8、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11、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12、4、《望岳》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17、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18、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19、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20、《即事》

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5、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26、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27、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28、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29、《赠花卿》

30、资料拓展

31、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32、《规雁》

33、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3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35、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36、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7、《春夜喜雨》

38、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39、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41、9、《绝句》

42、春夜喜雨

43、2、《江畔独步寻花》

44、房兵曹胡马诗

45、《江畔独步寻花》

46、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47、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4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9、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0、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51、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5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5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5、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56、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7、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58、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59、杜甫写的诗

6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贵心二首(其一)》

61、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62、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6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6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5、3、《登高》

6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67、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68、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6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70、春日忆李白

7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72、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73、《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74、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75、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7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77、《绝句》

78、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7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0、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8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82、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83、《江南逢李龟年》

84、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8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6、杜甫的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8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8、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89、7、《野望》

9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91、《望岳》

9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93、两个黄鹂鸣翠柳,

94、登岳阳楼

9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6、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9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其二》

9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00、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101、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10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03、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10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05、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06、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107、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0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109、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110、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1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1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4、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强力的政治倾向,广泛的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面貌。

115、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116、杜甫最美最著名的十首诗1、《绝句四首(其三)》

11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18、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119、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120、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1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122、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23、杜甫的诗多为记录当时的社会矛盾以及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的代表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等。

124、杜甫的十首最著名的诗是《江南逢李龟年》、《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绝句四首(其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春夜喜雨》、《春望》、《蜀相》、《望岳》。

125、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126、8、《即事》

1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8、窗含西岭千秋雪,

129、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13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31、10、《山行》

132、《蜀相》

13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13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6、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1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38、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39、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4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1、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42、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14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4、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145、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47、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148、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149、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15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1、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52、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53、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154、一行白鹭上青天。

15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56、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157、前出塞九首·其六

158、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15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6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6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6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4、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65、旅夜书怀

166、春望,2春夜喜雨,3望岳,4绝句,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登高,7月夜忆舍弟,8蜀相,9江南逢李龟年,10登岳阳楼,11八阵图,12旅夜书怀,13月夜,14梦李白,15饮中八仙歌

167、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168、门泊东吴万里船。

169、主要著作有《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四首》《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17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71、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1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74、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7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76、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17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78、5、《登楼》

17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8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1、绝句,登高,春望,山行,春夜喜雨,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属相,绝句二首,赠花卿

182、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18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84、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18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8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87、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8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89、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90、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19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9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9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94、《野望》

195、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19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97、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19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99、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0、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201、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202、又呈吴郎

20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04、《登高》

20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07、月夜忆舍弟

20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0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10、《月夜忆舍弟》

21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12、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2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4、杜甫生活的时代恰逢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他的诗充满家国情怀。比方说《春望》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巜闻官军收河北》《八阵图》巜石壕吏》等。当然诗人也不乏浪漫情怀。比方说《登岳阳楼》巜春夜喜雨》《绝句》巜望岳》巜江南逢李龟年》巜登高》等,写景叙事,景中含情。

215、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16、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217、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21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2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22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2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24、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22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26、《山行》

22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29、《八阵图》

23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31、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23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23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234、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235、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36、江南逢李龟年

237、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238、杜甫没写过词,更没有15首经典的词。

23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0、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2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42、饮中八仙歌

243、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24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45、杜甫的诗有《望岳》、《登高》、《春望》、《绝句》、《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春夜喜雨》、《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等等。

上一篇上一篇: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171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