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有哪些精选好句118句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出自:唐·文秀《端午》译文:节分端午自谁说,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无数诗人、作家等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至今被后人代代传颂。包括杜牧、苏轼的作品,杜牧的《清明》

3、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4、泰一扶皇运,真人感赤精。更逢端午节,君德万方明。

5、《竞渡诗》

6、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8、《浣溪沙》

9、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10、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写农历节日的诗句,例如: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4、《五月五日》

15、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Boat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1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陆游《乙卯重五诗》

17、写清明的:南北山头多冢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8、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19、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2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边贡《午日观竞渡》

2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2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2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出自: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译文:不同季节的花竞相开放,九子粽也不断出新样式。

2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27、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8、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出自: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译文:端午节在中国,当时清人又长。

2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30、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31、写除夕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2、【宋】梅尧臣

33、《端午》诗人:丘葵  朝代:宋代

34、《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诗人:阳枋  朝代:宋代

35、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宋·王安石

3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7、【唐】文秀

38、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39、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40、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4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4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出自:唐·殷尧潘《端午日》译文: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银白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43、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44、【宋】陆游

45、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46、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唐代·文秀

4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4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52、《端午》

53、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4、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55、《乙卯重五诗》

56、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5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赵蕃《端午三首》

58、《端午日赐衣》诗人:杜甫  朝代:唐代

59、《端午家集二首》诗人:曾丰 朝代:宋代

60、《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诗人:王珪  朝代:宋代

61、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2、【宋】文天祥

63、·新年: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挑换旧符。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4、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出自:唐·杜甫《端午日赐衣》译文:官衣也有名字,端午节荣幸恩宠。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罗的香味,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

65、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6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等。

67、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9、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70、【唐】卢肇

71、一年级下册端午节诗句古诗

7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73、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__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7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75、中秋: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76、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77、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唐】  罗隐络  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8、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代·杜牧

79、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__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8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__舒頔《小重山·端午》

8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82、写七夕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苏轼《浣溪沙·端午》

8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85、《端午》诗人:文秀 朝代:唐代

86、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殊无送端午,独不负嘉辰。裹签金膏冻,糜蒲玉屑匀。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

8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8、《端午三首》诗人:赵蕃  朝代:宋代

89、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90、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9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9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__殷尧藩《端午日》

93、【宋】张耒

9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张耒《和端午》

95、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96、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9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文天祥《端午即事》

9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99、【唐】李隆基

10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101、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2、写重阳节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__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0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0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__杜甫《端午日赐衣》

10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0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9、·端午:  竞渡曲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贺新郎·端午》南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1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11、《和端午》

11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1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殷尧藩《同州端午》

115、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

1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17、【宋】苏轼

118、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上一篇上一篇:什么是童话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