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将宋儒“动亦定,静亦定”的修养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
2、翛然伊洛意,副此招提游。
3、志向高度决定着人生境界的高下,
4、却奈何鲲鹏之志难以施展,只能仰天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能出”晚年的李白尽管屡遭贬谪,但他所写的诗篇中,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志气昂扬,他不坠青云之志;尽管在人生的低潮时期,也不放弃理想,身被放逐,却不曾放逐自我的气节和心智。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傲气,“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自信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的霸气,在李白身上得到了混融的体现,他以诗酒做伴、山水为友,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因此不愧得“诗仙”的称号。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8、李白、苏轼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文人。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出自: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1、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12、一笑倥偬余,政以先民忧。
13、苏轼在人生境界上不似唐朝李白那般偏执,他的人生理想和境界以顺应自然为主。这一点在苏轼与和尚佛印的对话中有明显表现,在他自己的诗作中也有体现。
14、枯藤老树昏鸦,
15、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6、令尹拯济功,在处腾歌讴。
17、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
18、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9、小桥流水人家,
20、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子苦寒来
23、遭贬是李白的人生境遇,他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潮中,但他仍能满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壮志与信心,是很不容易的。探究李白一生:少长于四川,5岁学六甲(奇门遁甲),10岁观百家……一生以成就帝王之师为目标,抱负很大。
24、苏轼不仅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发展体现出了此前少有的全面性。
25、古道西风瘦马。
2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7、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9、苏轼早已看透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因此在贬途中仍能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感慨,这种随遇而安、宠辱不惊、“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让人可感可慷、可赞可叹也。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3、虽怀蔡侯静,不作赵孟偷。
34、在人生困顿的时候,苏轼仍运行自然、挥洒自如,真正体现出一代儒者的风范。
35、苦中作乐望穿水忆苦思甜感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