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3、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重阳登高步步高,身康体健百病消。人生着眼在高处,眼界宽阔烦恼少!饮一壶菊花酒,吃一次九重糕。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谱人生新华章!
8、《蜀中九日》(唐)王勃
9、重阳登高九月九,如意吉祥酿美酒。一杯送你钱满箱,二杯送你前程好,三杯送你梦圆圆,四杯送你永安康,五杯尽饮福自来,清风皎月风景妙。
10、战地黄花分外香。
11、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2、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13、(唐)李白
14、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15、九月十日即事
16、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17、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18、出自宋代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9、[宋]宋江
2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1、每逢佳节倍思亲。
22、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2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4、尘世难逢开口笑,
25、《九日齐山登高》
26、唐·杜牧
27、出自宋代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28、一年一度秋风劲,
29、遭此两重阳。
30、江涵秋影雁初飞,
31、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32、重阳节诗句有: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5、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6、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34、(唐)王缙
35、【唐】白行简
3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7、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38、今又重阳,
39、《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0、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1、古往今来只如此,
42、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4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4、回答:重阳节的古诗9行?
45、重阳佳节到,团聚多欢笑,祝福跟着来,按时作报告老人身体越发好,妻子身材更苗条,孩子学习上层楼,自己财源滚滚到!
4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7、独在异乡为异客,
4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4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0、悬茱萸,福满堂,九九重阳好运到;赏秋菊,品香茶,惬意无忧乐逍遥;踱步出,有山水,登高远眺心情妙。九九重阳,愿你开心久久,幸福久久!
51、重阳登高望,苍茫远树低。菊黄盈双袖,湖光草色稀。秋高气爽飘香日,当是相约赏月时:良辰聚重阳,一起赏景如何?
52、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5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54、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55、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56、重阳登高举目望,风清云淡精神爽。扶老助困人称颂,中华敬老好风尚。志愿服务爱心献,传承美德礼仪邦。老有所乐心舒畅,浓浓秋色醉夕阳!
57、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5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5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60、蜀中九日
6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2、采桑子重阳
63、重阳登高景色好,秋风送爽艳阳照。鹤发银髯身康健,老有所养无烦恼。敬老爱老好风尚,共创和谐同欢笑。金色九月庆收获,锦绣中华更妖娆!
64、遍插茱萸少一人。
65、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66、【唐】白居易
67、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68、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9、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7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71、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有:
72、(唐)卢照邻
73、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7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75、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76、出自宋代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77、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78、岁岁重阳,
79、《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0、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81、《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82、牛山何必独沾衣。
83、《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4、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85、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86、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夕阳。
87、(唐)杨衡
88、人生易老天难老,
89、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9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91、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9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93、重阳席上赋白菊
94、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95、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9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7、九日齐山登高
98、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99、昨日登高罢,
100、《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101、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102、但将酩酊酬佳节,
103、今朝再举觞。
104、花飘香,芬芳的是思念;身插茱萸,传递的是牵挂;登高望远,祈求的是平安;斟满美酒,碰响的是祝福;重阳节,愿快乐相伴,平安相随!
105、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06、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重阳节诗句
107、(唐)杜牧
108、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109、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10、与客携壶上翠微。
111、九九重阳节诗句:
112、菊花何太苦,
113、满江红·喜遇重阳
1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5、胜似春光,
1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117、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118、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9、不似春光,
120、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12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22、寥廓江天万里霜。
123、(唐)杜牧
124、《蜀中九日/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25、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126、不作登临恨落晖。
12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28、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129、菊花须插满头归。
130、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唐·徐铉
131、(唐)王勃
132、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33、重阳节诗句
134、遥知兄弟登高处,
135、(唐)李白
136、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13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38、(唐)王维
139、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40、《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